趙昌聽到朱元璋的吩咐,也不敢多說什么。
心知陛下這是又要微服私訪了。
好在他自己也很想去北平。
宋隱如此能人,他這個戶部尚書自然很好奇北平現(xiàn)在的財務狀況如何。
北平是貧困地區(qū),就連修長城的銀子還得從各地籌集,朝廷也投入了兩千萬銀子,誰也不知道這筆錢花在了哪里。
第二天。
金鑾殿早朝。
朱元璋面色凝重地走進大殿,對于宋隱打了朝廷官員一事,自然是要給出一個說法的。
他早已經(jīng)交代過趙昌,宋隱的回信里,有些措辭可以拿來做文章。
朱元璋這么做,是不想有人再去挑釁宋隱。
毆打官員一事,一次就夠了,如是持續(xù)發(fā)生,后果就嚴重了,到時朱元璋想不懲罰宋隱都說不過去。
朱元璋此刻是矛盾的,雖然想懲罰宋隱,又覺得不妥。
罰得輕了,宋隱那王八蛋全然不當回事。
罰得重了,朱元璋也怕宋隱有異心。
現(xiàn)在,他也奈何不了宋隱!
“諸位,馬鈴薯一事不必再議,先聽聽宋隱是如何回復的吧?!?
“來,念一遍宋隱的回復?!?
朱元璋吩咐下來,小太監(jiān)立刻恭敬地從朱元璋手里接過書信。
隨后讀了起來:
臣宋隱叩謝皇上惦記,北平馬鈴薯一事,尚書以勢壓臣,臣深惡痛絕,雖不敢違背旨意,但臣為了大明百姓,不得已以身犯險!
工部尚書仗著自己是皇室血脈,狗仗人勢,臣看在眼里,皇恩深重,怎能讓這種鼠輩褻瀆皇權,臣僭越代為管教,并無過錯!
而馬鈴薯此物,尚有缺陷,種植技術也有頗多問題,朝廷上下官員皆不識此物,又如何知道大明境內(nèi)哪些地方適合馬鈴薯生長?哪些地方種不了?若因為無知而傷害到百姓,無異于好心辦壞事。
臣覺得,朝中文武百官無一聰明人!還請皇上明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