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李善長心頭一沉,明白朱元璋這次不會將此事大事化小。
至于什么兄弟情面,更不會在乎。
朱元璋這次要動真格了。
李善長心里暗自思忖,此次事件中,要盡可能地保下淮西一派的人。
他剛才以退為進,主動辭官,并且主動請朱元璋降罪,就是想獨自承擔(dān)這件事的責(zé)任。
他篤定,朱元璋不會拿自己怎么樣,至少現(xiàn)在不會。
那么就能保下淮西一派的實力。
只是他沒有想到,朱元璋竟然沒有給他面子。
朱元璋向來心狠手辣,李善長對此毋庸置疑,但他一直以為朱元璋對自己是不同的。
現(xiàn)在,朱元璋表現(xiàn)出來的姿態(tài),讓他渾身發(fā)冷。
徐達見朱元璋讓自己推薦人選,毫不猶豫地推薦了自己的兒子徐允恭。
“臣這兒子,臣一直都沒慣著,從軍后就讓他從士兵做起,這些年來也頗有將才,可擔(dān)此重任?!?
徐達雖然從不參與黨派之爭,卻也有私心。
他已年邁,沒幾年好活了,自然要替自己孩子考慮。
宋隱雖然功勞極高,甚至已經(jīng)官拜正一品高位。
可是徐達也知道,宋隱跟朱元璋不對付,若是哪天,朱元璋對宋隱動手,他自然不可能袖手旁觀。
畢竟他的女兒跟外孫跟宋隱是一家人。
現(xiàn)在他推薦自己的兒子徐允恭,也是為了讓徐允恭理所當(dāng)然地接管他的軍隊,順便立下戰(zhàn)功。
只要徐允恭手握重兵,日后若是有啥變故,他們也有自保能力。
聞,朱元璋眼睛一亮。
徐達的幾個兒女,朱元璋都很熟悉。
關(guān)鍵是,徐達一家跟淮西一派沒有任何交集,最是恰當(dāng)不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