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王遭遇了糧食危機,隨后又面臨著交出鐵器選擇時,沒有心一橫,直接造反。
說明,他心里還是畏懼朱元璋的。
事實上,大明這么多皇子藩王,全靠朱元璋一人震懾著。
所有人都知道,只要朱元璋在位一天,自己都沒有機會造反,若要強來,下場必然會很慘。
朱標雖然是所有皇子中聲望最高的,但他始終缺少朱元璋的那份霸氣及狠辣。
他根本壓制不住這些皇子藩王。
聽了宋隱這番解釋,朱元璋鐵青的臉色終于緩和了一些。
尤其是得知寧王對自己心存敬畏,就已經很欣慰了。
這份欣慰讓他消掉了幾分對寧王的殺心。
但是這件事情不可能因為寧王的敬畏而輕描淡寫揭過。
尤其是藩王制度改革,給了藩王們機會,其他藩王都鉚足了勁要去海外打下一片天地。
唯獨寧王,卻想鋌而走險,直接在大明篡位。
但凡是腦子正常的藩王,都不會這么做。
就算是日后朱標登基,他們勝算也不大。
所以寧王造反一事,肯定是有人在背后挑唆,并推波助瀾。
“寧王殿下,是誰挑唆你造反?”
“膽敢挑唆藩王造反之人,理應殺無赦,以威懾天下?!?
宋隱的話,讓朱標陷入沉思。
他了解寧王性子,還不至于傻到要在大明篡位。
既然有人在寧王背后挑撥,那這人必死無疑。
這種人用心險惡,擺明了就是要將大明攪得雞飛狗跳。
大明好不容易才有了現在的和平,卻有人在背后搞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