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上回酒后跟宋隱大打出手后,兩人的關系就降入冰點。
朱元璋至今耿耿于懷。
可現(xiàn)在面對如何處置寧王一事,宋隱的見解跟朱元璋幾乎一致。
為此,朱元璋看宋隱也順眼多了。
宋隱聽到朱元璋詢問,卻沒有回答,而是將目光看向寧王。
寧王表情恐懼,他已經(jīng)想到徐樹棟等儒生怕要兇多吉少。
一個是皇帝,一個是皇帝寵臣宋隱,全都是他們招惹不起的人。
“當初修改藩王制度,就是給藩王們一個證明自己實力的機會,想不到寧王卻愚蠢至極。”
“寧王你口口聲聲說不被皇上放在眼里,可是你覺得自己不被重視時,有沒有反省一下自身原因?”
“別看秦王、晉王、燕王他們比你受皇上重視,那是因為他們格局比你高。”
宋隱是真的發(fā)火了,毫不留情地訓斥寧王。
寧王自知有愧,低垂著頭不敢看宋隱。
開始徐樹棟等儒家大能蠱惑他時,他內心也是拒絕的。
奈何儒家太能說會道了,給他描繪的前景是那么美,他實在沒辦法拒絕。
“如果不是我提議,然后皇上又雄才偉略,以你的能力能活到今天?”
“給你指明一條陽光大道,你非要自尋死路?!?
“如果真不想活,我現(xiàn)在就向皇上請旨,讓你投胎去?!?
宋隱越罵越氣,當著朱元璋的面,也絲毫不給寧王留情面。
一旁的朱標目瞪口呆。
朱元璋臉色也有些鐵青。
咱讓宋隱懲戒寧王,他倒好,直接像老子教訓兒子那般開罵起來。
到底誰才是寧王的老子?
朱元璋想發(fā)火,可又師出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