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皇上,大明建國初期,何等動蕩不安,那時如果沒有儒家子弟穩(wěn)定局面,四處宣揚(yáng)大明的仁政安撫人心,大明未必能守得住江山。”
“儒家子弟在朝內(nèi)穩(wěn)住百姓,培養(yǎng)人才。朝外,則安邦定國,并建立友好邊境關(guān)系?!?
“歷朝歷代,任何一個王朝,都需要儒家平衡各階層關(guān)系,儒家跟朝堂早已血脈相連,不分彼此?!?
“徐樹棟自己愚蠢,他是儒家敗類,膽敢造反,皇上殺得對。”
“但是這么多的名家大儒,他們不過是對皇上諫而已,雖然話說得有些過頭,但臣斗膽詢問皇上,唐朝魏征不也如此敢于諫嗎?”
李善長一番長篇大論出口,整個朝廷頓時鴉雀無聲。
許多儒臣滿臉敬佩地看著李善長,更多的大臣則是呆若木雞。
不得不說,李善長這些話,完美地將這些鬧事的大儒,從此次事件中摘除出來。
李善長先是否定大明江山是儒家的,一開口就給足朱元璋面子。
只是他又提醒朱元璋,這大明江山并非朱元璋自己一個人打下來的,還有他及一群浴血奮戰(zhàn)的兄弟。
提醒朱元璋,別忘了這份兄弟情分。
接著,李善長甚至狠狠地反對徐樹棟造反一事,并將徐樹棟從儒家里剔除出去。
接著,李善長又極其聰明地將這些鬧事的大儒,說成是對大明諫,而非辱罵。
并且搬出了唐代儒臣魏征來相提并論。
明明是咒罵,侮辱的語,愣是被李善長解釋成敢于諫的功臣。
不得不說,李善長詭辯能力實在強(qiáng)大。
想當(dāng)年,同為一代名儒的劉伯溫都是他的手下敗將。
雖然當(dāng)時還有別的因素,但李善長能力確實不俗。
這二十年來,他在朝堂中不但未倒,而且至今都權(quán)勢滔天,他開國功臣的功勛,還是次要的,更多的則是他知道如何審時度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