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什么?”
看著朱元璋擺明了耍無賴的樣子,宋隱搖了搖頭,“這么說,皇上是打算按照藩王制度行事了,對嗎?”
朱元璋無奈地點頭,“自然如此,現(xiàn)在就等著你拿出解決方案了?!?
宋隱一擺手,“小事一樁?!?
“兩位藩王打下的地盤再小,也是他們的地盤?!?
“解決辦法相當簡單,他們原先的封地自然歸屬大明,日后仍然歸藩王管理?!?
“至于藩王們在大明境外建立的國家,只要他們王國的版圖沒有大過大明,那么就是大明的附屬國?!?
“也就是說,藩王們在自己的國土上可以稱王,自稱皇帝都行,但是踏進大明,他們?nèi)匀皇欠跎矸??!?
“而附屬國,那當然每年需要向大明進貢,至于進貢的規(guī)矩,禮部都有詳細章程,照做便是。”
朱元璋和朱標都愣住了,想不到,解決辦法竟然如此簡單。
但不得不說,這個辦法確實不錯。
如此一來,既成就了藩王的野心,又保證了大明實力不變。
但是朱元璋很快又發(fā)現(xiàn)一個問題。
“那么,假如他們的版圖超過大明,那時難不成大明要給他們當附屬國嗎?”
朱元璋對這個問題很謹慎。
他必須確保萬無一失!
雖然想想,在大明四周全都是自己兒子的王國,看起來也挺拉風,也挺有安全感。
但素來疑心極重的朱元璋,自然會著重考慮不好的可能性。
畢竟任何國家,哪怕是合作關(guān)系,也隨時可能變成敵對。
以朱元璋的性格,若是不能合作,后果只有一個。
那就是打,打到服氣為止!
宋隱自然也看出朱元璋的顧慮,當即進一步解釋,“皇上應該對大明的發(fā)展有信心才對,況且海外的那些國家,沒有幾個能比大明強大。”
“藩王們擁有自己的王國,也是需要時間去發(fā)展壯大的,而且他們發(fā)展的時候,咱們大明更不會停滯不前。”
“大明只要持續(xù)發(fā)展,在位的皇上和文武百官不是昏庸之輩,就絕對不會出現(xiàn)附屬國比大明還要強大的情況?!?
“等到附屬國強大起來時,那就跟大明保持盟國關(guān)系,甚至是親友關(guān)系,畢竟都是朱家子孫,哪有那么多矛盾起沖突?”
“這總比大明四周,盤踞著虎視眈眈的其他國家安全吧!”
“藩王們再如何發(fā)展壯大,都是老朱家的江山,有什么好擔心的?!?
朱元璋聽的沉默起來。
說來說去,宋隱的意思是勸朱元璋要信任自己的兒子。
再說,若是藩王制度不改革,有野心的藩王照樣會覬覦皇位。
而,朱元璋更不愿意看到這樣的結(jié)果。
“父皇,宋師說得在理,請父皇三思,既然有了藩王制度,理應執(zhí)行?!?
朱標和朱元璋不一樣,他十分信任自己的弟弟們,甚至還有些寵愛。
自然看問題的角度跟宋隱一樣。
他也很樂意看到自己的弟弟們在外發(fā)展起來。
朱元璋無奈地嘆了口氣,“行吧,那就這樣,咱準了?!?
“但是宋隱,你覺得他們作為附屬國給大明進貢,他們能樂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