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舉完全是為了盤剝百姓利益,霸占百姓的生存之地。
儒家報刊還重點抓住其他百姓用地契換房時,都需要補差價的問題大肆攻擊。
可是這次的百姓移民卻不用補差價。
其中一定有貓膩!
儒家報刊重點比較了普通百姓跟移民百姓換購新房的區(qū)別,用這種不一樣的政策,再加上極其煽動性的語。
瞬間就勾起了百姓的嫉妒心,以及占小便宜的心理。
“特娘的!他們憑啥呀?”
“當初老子可是補了好幾兩銀子才換到新房,他們憑啥不用補差價?”
“這是欺負我們老實嗎?”
“真以為我們是大冤種嗎?簡直過分!”
“咱們信錯了宋大人,想不到他這人如此兩面三刀?!?
“還有官府更過分,我們本地居民不管,竟然優(yōu)先給移民安排工作!”
百姓們原本只是發(fā)發(fā)牢騷,后來牢騷堆積起來變成了怒火。
再加上儒家報刊刻意帶節(jié)奏,讓他們覺得朝廷壓榨他們。
“不行,官府必須給我們一個說法,別以為我們好欺負。”
“對!我們不是韭菜,他們休想任意在我們身上割韭菜!”
“不行,必須讓他們退還咱們當初補的差價,咱們的銀子絕對不能讓他們坑了?!?
百姓們匯集到一起,直奔官府而去。
此時很多州府的知府,都還在絞盡腦汁,想辦法讓移民加入自己州府,卻發(fā)現當地百姓叫罵著,把官府衙門團團圍住。
官府官員頓時無比頭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