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子澄能夠把宋隱的統(tǒng)計表,做得有模有樣,這令宋隱重點關(guān)注起他來。
不過現(xiàn)在,宋隱當(dāng)務(wù)之急,還是要說服朱元璋和朱標(biāo),不要加稅。
所以宋隱僅是瞥了黃子澄一眼后,就繼續(xù),“元朝正是想壓榨百姓,這才不停地增加稅收,從而導(dǎo)致民不聊生?!?
“可是面對遍地餓殍,元朝皇室卻鋪張浪費,過著極其奢侈的生活,這才逼得百姓不得不造反?!?
“所以,一味地不顧實際情況而盲目增加稅收,無疑是錯誤的。”
“只在笨到不可救藥之人,才會想要通過增加稅收來增收?!?
“這種蠢貨正在做著讓大明亡國的蠢事?!?
“前朝的經(jīng)驗教訓(xùn),是為了警示我們不能再重蹈覆轍?!?
“所以臣想問,朝廷增加稅收后,百姓為了寶鈔,不得不趕緊勞作起來快,還是把百姓逼得怨聲載道,揭竿起義來得快?”
宋隱的話更加犀利,一下子就點明了問題的嚴重性。
朝堂氣氛仿佛都要凝固了。
宋隱的分析,同樣也是事實。
朱元璋這些老人,都知道朝廷不斷增銳后,百姓日子是如何的苦不堪。
他自己也是因為朝廷不斷的層層加稅,這才忍無可忍揭竿起義的。
當(dāng)時他可沒有想過,要通過更加辛苦地勞作換取銀子續(xù)命,第一念頭就是造反,而不是勞作。
所以,對新城百姓增加稅收的后果,不而喻。
至少沒人敢擔(dān)保說,百姓的第一念頭是勞作,而不是造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