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不多同一時間,宋隱帶來的那十名書生,也被士兵帶了過來。
看到只有五人會說朝鮮話,宋隱無語極了。
沖著馬和就是一頓訓,“身為大明海軍,沒有戰(zhàn)事則罷,一旦有戰(zhàn)事發(fā)生,面對的對手幾乎都是國外王朝?!?
“此次戰(zhàn)事結束,回去之后要加強各種國外語培訓?!?
“我大明朝海軍,不能只知道打打殺殺的蠻夫?!?
“從今日起,之后再提拔上來的百戶級別以上軍官,必須至少具備一種簡單的外語?!?
馬和身為海軍總督,統(tǒng)領著整個大明朝海軍。
可是現(xiàn)在被宋隱訓得一愣一愣的,也愣是沒脾氣。
“大人教訓的是,末將記下了?!?
馬和不時點頭,并沒有因為被宋隱怒斥而生氣,反而覺得宋隱說的極對。
一旁的朱棣看了若有所思,宋隱思路看來可以用在他的軍隊上。
他的燕國日后肯定會日益強大,但是這種強大只有通過打下外國王朝領土來擴充。
就像現(xiàn)在攻打朝鮮國,如果真的拿下朝鮮國,總不可能把整個朝鮮人全殺了。
到時還是需要兼容朝鮮人。
那時如果不會朝鮮語,交流都成問題,還如何治理?
不過這上千年來,朝鮮國因為依附中原朝廷。
所以倒是有許多朝鮮人學習華夏文化,學會了中原語,并且在著裝上也穿上大明服飾。
尤其是朝鮮官員和勛爵,多少都會中原語。
但是這次挑起戰(zhàn)爭原因,主要是要讓朝鮮百姓和將士們知道他們朝鮮王干的丑事。
因此喊話時使用朝鮮語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