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隱在這些書生開始派出去時,就一直用千里眼關(guān)注著他們的狀況。
此刻看到朝鮮城墻這邊幾名士兵抬起大弩,頓時暗叫一聲不好。
“快,擂鼓,讓他們快速返回?!?
“朝鮮人要使用大弩了?!?
朱棣跟宋隱想到一塊去了,幾乎是宋隱聲音響起。
朱棣也跟著下令,“快,立刻擂鼓,撤退!”
大明朝這邊立刻響起了咚咚的擂鼓聲。
朝鮮人剛把大弩抬到城墻上,耳邊就已聽到大明軍營這邊的擂鼓聲。
當(dāng)即臉色大變,趕緊加快速度。
保護書生的將士們,聽到撤退的擂鼓聲,立刻護著書生他們,用最快的速度向大明軍營方向撤退。
“廢物,搬個大弩也笨手笨腳?!?
“卑鄙無恥的大明人,簡直混賬?!?
看到喊話的那些大明人,已經(jīng)撤出大弩射程,朝鮮王氣得七竅生煙,差點要吐血。
卻在這時,就見幾名士兵跑了過來。
他們滿臉憤怒,“大王不好了,南門,北門還有東門那邊,都有大明人拿著大喇叭在罵大王,說大王......”
來匯報的士兵不敢把話說全。
但是朝鮮人已經(jīng)知道那幾座城門經(jīng)歷了什么!
“混賬,這群大明人簡直卑鄙無恥!”
朝鮮王想到自己的丑事,正被大明人用大喇叭廣而告之,氣得渾身發(fā)抖。
正所謂壞事傳千里,好事人不知。
朝鮮王不用想都知道,原本只限于朝中一些重臣知道,朝鮮跟大明朝貸款的事情。
經(jīng)過大明人這種大喇叭宣傳后,很快就能傳遍整個朝鮮國的大街小巷。
也等于他的丑事,被自己國民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