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建立大明初期就要求各州府建糧庫,儲備糧食。
而北平府又處于邊境要塞,加上北平府已經(jīng)是大明的經(jīng)濟中心,儲備糧一直都非常充足。
可以說,這次旱災,即便是北平府各個州縣的百姓家中都顆粒無收,百姓們都不會餓死。
但問題是,如何讓北平府大當家地開放糧倉給百姓們放糧。
聽到宋隱建議開倉放糧,李文衛(wèi)撇了撇嘴,“啟稟燕王殿下,整個大明都知道北平府比絕大多數(shù)州府都富裕,家家有存糧,而且戶戶還爭先恐后地翻蓋祖屋?!?
“北平府布政使和按察使已經(jīng)以北平府遭遇百年旱災,百姓們顆粒無收為由,這才換來了朝廷給北平府百姓減免賦稅和徭役?!?
“如果燕王殿下還是以同樣的理由上奏朝廷,如果被皇上誤以為燕王殿下跟朝堂哭窮,占朝廷便宜就不好?!?
朱棣眉頭大皺,“本王只是據(jù)實已告,何來占朝廷便宜之說?”
宋隱也點點頭,“沒錯,北平府旱災嚴重,百姓們今年顆粒無收屬實,朝廷免除賦稅和徭役并開倉賑災,理所當然?!?
“北平府再富裕,但百姓也是大明子民,所以應當跟別的州府百姓相同對待?!?
“燕王殿下應該收集北平府百姓們受災情況,一并上奏朝廷,免得一些奸臣從中阻攔,進獻讒,讓皇上不同意發(fā)賑災糧?!?
朱棣聽了宋隱的建議后點了點頭,“宋師所極是?!?
“燕王殿下愛民如子,北平府百姓們有福了?!?
宋隱隨口恭維了一句。
“哈哈!”朱棣也很有成就感地笑了。
一旁的李文衛(wèi)見此一幕,嘴角直抽搐,但是也沒有再開口阻攔。
北平府朝廷的儲備糧非常多,如果真的能夠求來朝廷發(fā)糧賑災,倒也是好事。
朱棣當機立斷,當下就開始寫奏折。
兩日后,朱棣的奏折就送到了朱元璋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