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炆看到朱元璋心情極好,有些納悶地詢問,“皇爺爺,當(dāng)初朝鮮是以咱大明的名義打下來的,可是現(xiàn)在卻似乎由四叔說了算,怎么孫兒覺得皇爺爺卻似乎并沒有不高興呢?”
朱元璋意味深長地笑了,“允炆,咱問你,如果要鎮(zhèn)守整個朝鮮,讓朝鮮不發(fā)生騷亂,需要派多少士兵過去?”
朱允炆猶豫了一下,還沒有想好,就聽到朱元璋繼續(xù)詢問,“朝鮮雖說是彈丸之地,但是也需要派幾名大將去鎮(zhèn)守吧?又該把誰派過去呢?”
“除了鎮(zhèn)守朝鮮城池,還需要有賢臣進行治理吧?”
“所以,鎮(zhèn)守朝鮮,需要派出大量士兵和守城大將,還有大量有大才的文臣。”
“如此一來,豈不是要派出很多大明優(yōu)秀的文武官員前往朝鮮?!?
“否則,光是打下朝鮮又鎮(zhèn)守不住,也治理不了,我們要這么一個不能替大明賺錢的朝鮮有何用?”
“所以倒不如咱就大方一點,把這朝鮮給了你四叔,讓你四叔替咱賺錢,咱等著收銀子豈不是更舒服?!?
“不過,這朝鮮咱也不會白白送出去,自然是要連本帶息討回來的?!?
朱元璋笑得別有深意。
朱允炆頓時愣住了,他還真沒有想到那么長遠的問題。
經(jīng)朱元璋這么解釋,他終于知道為什么自己的皇爺爺看到朝鮮落入他四叔手里,皇爺爺也沒有動怒的原因。
......
此時大明京城城門口處。
懷良親王的尸骨和墓碑,以及能晃花眼的陪葬珠寶,隨意地推放在城門一角。
如此奇葩的一幕,頓時吸引了所有進出城門人員的關(guān)注。
特別是那么多的金銀財寶,更是引得許多人停下腳步,上前去觀看。
只是,很快眾人也看到了貼在城門上的告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