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所有熟練的工人,老師傅都去趙國慶廠里應(yīng)聘,真的有本事的人,天天在辭工,隨著人員的流失,王泉這邊也慌了,因為下面一直在叫苦不堪,說是單子多任務(wù)重,但是沒人干活,他再不加工資。
大家就一起等著完蛋吧!
無奈之下,王泉一下子又給這些人漲了三十塊,像趙國慶這樣給老師傅都是一百五十塊錢的工錢。
而他算著賬目,一個月這樣等于多增加不少支出,原本還算是賺錢的生意,一下子利潤有些保不住,如果不想漲價就得找出節(jié)省成本的辦法,要不然他生意看著大,可是根本就不賺錢。
愁死了。
不過王泉想著,趙國慶提高工錢,自己難受,他就不信趙國慶不難受?
可惜王泉想錯了,趙國慶還真不難受。
他在廠里搞了流水線作業(yè)。
一件衣服分成十多道工序,簡單的工序可以給一般熟練工做就行,那種特別要技術(shù)的,很考基本功的,就交給老師傅做。.oЬ.r
而且現(xiàn)在這種流水線,像那種老師傅工資高,雖然活難點,但是他們也不用像以前一樣,一件衣服全部靠他們自己做完。
做任何事情,熟能生巧,速度也會變快,關(guān)鍵是這些老師傅也做了多少年了。
做起這種事也容易。
原本應(yīng)該是弄一條流水線,衣服布料啥的,都發(fā)在流水線上,自己往下一道工序流。
但是一套進口流水線太貴了,還不如用廠里那些雜工便宜。
關(guān)鍵又能給他們提供一些工作崗位,所以趙國慶這邊的流水線,直接靠那些工人幫著往下一道工序送貨就行。
這種流水線的好處是,產(chǎn)量比過去提高了一兩倍。
而且成本一下子降低了很多,畢竟以前出一件衣服,都的靠老師傅一個人,身邊還有幾個打雜的。
現(xiàn)在出一件衣服,老師傅只要做其中一些最重要的就行,剩下更多的是熟練工和雜工來做,這就大大的節(jié)省時間和成本。
這樣一搞,哪怕趙國慶提高了這些老師傅的工資,但是人家產(chǎn)能增加,利潤就更多了。
所以在趙國慶的安排下,廠里出貨的速度一下子上去了。
原本困擾吳迪的制作太慢沒存貨的情況,馬上就得到了解決,隨著流水線增加工人增加,倉庫開始有存貨出現(xiàn)了。
只要慢慢有存貨,這幾個專賣店一旦賣出貨物,客人可以直接拿走或者送貨上門都行。
三岔口那邊的店鋪,開張的時候搞的熱鬧,趙國慶不走尋常路,一下子弄了那么多模特,吸引了不少人的眼球,而且他當時拍攝的不少靚麗的照片,也有不少被一些雜志當做封面或者插圖來用。
關(guān)鍵是這些藝術(shù)生形象太好了,再穿上這得體的衣服,那氣質(zhì)和檔次一下子上去了。
而這會源慶和南苑的知名度再一次被打響了。
三岔路這邊店鋪的生意,一下子變得極好。
店里的售貨員都忙碌起來了,從這里路過的人,都會好奇的朝著店鋪里面張望一番。
只覺得這邊生意真的好!
而開在對面的陳芙蓉,有時候也會踮著腳尖,往里面看幾眼。
這一看,心底就無比的難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