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說!"
兩個人大眼瞪小眼,一旁的呂青看不下去了,提醒道:"大王,咱們再不外出打獵,時間就來不及了。"
朱拓看了一眼日頭,冷哼一聲,說道:"本王是你的叔叔,揍你也是天經(jīng)地義的。不過本王還有要緊的事情,這頓打就先留著。"
"我乃是嫡孫,身份尊貴!"
聞,朱拓憐憫的看了一眼朱允炆,不再理會他了。
其實,從本心上來講,朱拓并不想和朱允炆作對,甚至有時候也蠻欣賞朱允炆的,因為朱允炆生性正直,憎恨貪官污吏,重視國家社稷,愛惜民生。
但是朱允炆有一個最大的缺點,就是像一個溫室的花朵,容易被身邊的人蠱惑,沒有自己的主意。
就比如說,削藩!
朱允炆就是聽了黃子澄、方孝孺等這些儒生的話,為了強(qiáng)化中央集權(quán),避免藩鎮(zhèn)割據(jù)的局面,才下定決心削藩的??墒窍髦髦?朱允炆心又軟了。
那時候朱棣已經(jīng)起兵造反了,兩軍兵戎相見,朱允炆卻下了死命令:
勿使朕負(fù)殺叔父之名!
這道命令,讓將士們無從下手,也讓朱棣多次死里逃生。
后來朱棣采用了閃擊戰(zhàn),一路南下攻到了應(yīng)天城,對著朱允炆開懷大笑道。
大侄子,你四叔來了!
官場上沒有秘密,尤其是涉及到皇孫和皇子的事情,更沒有秘密可。
朱允炆前往肅王府,和肅王大吵一架,然后一揮袖子,怒氣沖沖的離開了,
這一幕,被不少有心人看到,同樣也被一些人不斷解讀。
朱拓的名聲并不好,雖然打了那么多勝仗,但是在那些儒生看來,朱拓性格跳脫,囂張跋扈,根本不受人控制。
他們更欣賞的,是朱允炆這種待人和善、出口成章的皇孫。
所以,瞧見兩人發(fā)生矛盾,一時間,應(yīng)天府暗流涌動,各方勢力都打響了自己的算盤。
"皇孫殿下,如今肅王殿下胡作非為,甚至還對您不敬,您身為皇家嫡孫,理應(yīng)制止肅王殿下,請殿下前去稟報陛下,給肅王殿下施以懲戒。"
說出這番話的人,正是都察院的御史來恭。
都察院是對天下百官的糾風(fēng)監(jiān)察機(jī)構(gòu),且一直為中央樞要。
在明朝之前,這類機(jī)構(gòu)被稱作御史臺。
朱元璋后來改稱都察院,主官稱為御史大夫,位列公卿,與六部尚書并列,并非冷衙閑差。
而且在明代的三司衙門會審,指的就是刑部、大理寺和都察院。
如今御史來恭說出這番話,分量不可謂不重,他迫切的看著朱允炆,表達(dá)著自己的忠心。
,請下載好閱
,請下載好閱
閱讀最新章節(jié)。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