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守規(guī)把手中的信遞給了程處亮,兩人雖然是軍方的將領(lǐng),但也是這一地區(qū)的重要人物,兩人如果要是能夠看出什么弊端的話,那馬上就得讓寫信的人進行辯解。
這也是李象留下來的好傳統(tǒng)了,你提出一個事情沒有問題,但必須得接受別人的找茬,如果別人的找茬你都能夠合理的解釋,并且能夠做出合理的安排,那么這件事情就可以通過了。
但如果要是別人的找茬,你根本沒有辦法解決,而且還有很大的危機的話,那么你這件事情就要往后壓,壓到什么時候呢?壓到你能解決這些找茬的時候。
按照李象的說法,內(nèi)部找茬比實際情況發(fā)生要重要的多,咱們內(nèi)部找茬失去的可能就是一些時間,但如果要是實際的危機爆發(fā)的話,對整個大唐的統(tǒng)治可能就會產(chǎn)生影響,至少對你們這地區(qū)的影響是極大的。
蕭守規(guī)此刻也等著兩位將軍的意見,雖然軍方和衙門是兩條不同的道,但是軍方將領(lǐng)的意見也很重要。
“這小子的腦袋比較活泛,既然原來的統(tǒng)治體系不聽話,那就慢慢的把他們給換掉,而且慢割肉不疼,勞工營那邊有一堆不愿意干活,但是對我們大唐很親近的人,只要從中選幾個給他們送去,這個統(tǒng)治體系也就初步形成了,不過還得仔細的監(jiān)視他們才行,咱們殿下有一句老話說的好……”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程處亮的話沒說完呢,周圍幾個人就都接上話了,李象的這句話算是讓所有的人都記住了,雖然說的有點絕對,但是在很多時候都是需要注意的。
“哈哈哈……”
聽到大家共同說出這句話,在座的這些人都笑起來了,咱們都是被殿下帶出來的人,所以在這件事情上,基本上都能夠保持一致。
并不是說不相信這些從外面歸來的人,至少現(xiàn)階段是不能夠相信的,你要是給我工作個十年八年的,那個時候你的信任度會上升的,但現(xiàn)階段你在這里磕個頭,你就讓我相信你,天底下恐怕沒有那么容易的事情。
對于大唐周邊的各民族李象可絕對沒有往天寶年間的安史之亂,那個時候就是因為軍隊當中的其他民族士兵過多,導致大唐的中央控制力下降,這才造成了華夏歷史上最大規(guī)模的叛亂。
同時也是影響最深的判斷,直接就把盛世大唐給攔腰截斷了,如果要是沒有這次判斷的話,不知道大唐會輝煌成一個什么程度………….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