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當今的永興皇帝,最像歷朝歷代哪位皇帝!
那肯定是漢文帝,朱雄英的寬厚,仁愛,愛民,孝順都和劉恒十分相像。
另外在治理國家上,勵精圖治,知人善用,改革弊病,打壓權貴一系列的執(zhí)政措施也是相通。
但漢文帝那套刻薄寡恩,翻臉不認人也被永興學的真的有模有樣。
永興沒殺過一個無辜的臣子,沒逼死一個御史,對朝中的老臣向來都很尊重,談國事的時侯都是讓臣子坐著,一邊喝茶一邊談,談完還能去東長房吃飯,俸祿一個子不少。
人家立了皇后,還不干政,立了太子,苦心培養(yǎng),沒有沉迷后宮,沒有酒池肉林,家事國事都處理的明明白白的,挑不出一點毛病。
后世之人沒有罵漢文帝的,反而推崇至極,這就和永興一樣,一場新政推下去,廢除苛捐雜稅,還減了農稅,老百姓沒有一個說永興不好的。
至于士紳,管不住那張嘴,整天胡咧咧,閑著沒事干,吃飽了撐的,給永興編排點黑料,結果呢?
結果人家一點都不慣著,親弟弟立馬掀起一場淮逆案的風暴,你們不是喜歡編排我大哥嗎,我讓你們永遠都開不了口。
給藍玉一個梁國公,皇帝指哪他打哪,不會有任何猶豫。
和詹徽聯(lián)姻,他恨不得把自已那把老骨頭燒給皇帝。
給李景隆一個海稅司,他能把自已的錢裝皇帝口袋里。
這三個人分別代表著朝廷的兵權,政權,財權,如今全部被皇帝緊緊的握在手里,還有一個死心塌地專門干臟活的親弟弟。
左膀右臂加一雙眼睛!
才能讓皇帝霸氣的說道:能干活的就留下,不能干活的就滾,不老實的就死,朕誰的面子也不給。
用你的時侯,咱們是一家人,不用你的時侯,你就是臣子。
皇室中人婚嫁,他一個子不給,甚至連親王叔叔的皇俸都拖,但他自已的親妹妹出嫁,他恨不得能掏空半個東宮。
偏愛自已家的孩子,兒子,女兒,侄子,外甥,對整個皇室的其他人卻無比苛刻。
湘王求情,他劈頭蓋臉說一頓,一點面子都不給,一點情面都不講。
看似寬厚仁義,其實刻薄寡恩,這就是永興。
這也是朝野大部分人對他的評價!
而永興恰恰是一個不在乎這些的人,他只在乎百姓對他的評價,百姓說好,他就高興,其他人說什么,無所謂,只要不罵爹罵娘,都不和你們計較。
皇帝大度,可皇帝的弟弟不見得也大度,你敢罵他大哥,他就敢割你的腦袋。
刑部尚書暴昭親自監(jiān)斬,陳明罪狀,張克儉最終被斬于鬧市,百姓無不叫好,紛紛稱贊當今永興是個好皇帝。
張克儉死后,朱高熾稱病不朝,湘王朱柏上奏,染了風寒,要回封地養(yǎng)病,蜀王朱椿雖然沒說什么,但出工不出力,說自已身l虛弱,需要靜養(yǎng)。
幾個人想干啥,朱雄英心里門清,沒有發(fā)火,沒有責怪,更沒有低頭,而是繼續(xù)在宮里呆著,裝作不知道,不過他們府上都有錦衣衛(wèi)的眼線,在讓什么,皇帝都知道。
自已治不了他們,有人能治!
燕王府上,朱高熾端著一盤骨頭,正在喂狗。
“兒子們,叫爹,快,叫爹給你們骨頭吃!”
幾條小狗開始汪汪直叫!
“真聽話!”
朱高熾將盤子里的骨-->>頭一一喂了下去,看到“兒子們”吃的歡快,那是眉開眼笑的,可一點都不像有病的樣子。
“千歲,蜀王,湘王千歲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