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長安城的文武大臣,這個時侯必須得全部都到齊,對于他們來說,不管之前的時侯跟李承乾有什么恩怨,又或者是跟李象有什么恩怨,現在人死如燈滅,如果要是在這個時侯不出去送一程,又或者是有什么事兒的話,那可真是讓李象給記恨住了。
從國家的方面來說,李承乾是整個大唐帝國的皇太子,現在因病去世了,你們這些人如果要是不出去送一下,那就是對整個大唐帝國的不尊重。
從私人的方面來說,李象的地位現在極其穩(wěn)固,而且甚至有可能會提前坐上那個位置,所以你如果要是不想讓未來的皇帝記恨你,又或者是記恨你們整個家族,就算你跟李承乾之間不對付,那應該老老實實的帶著人過去,要不然的話,那你們只能自認倒霉了。
李象并不是一個小肚雞腸的人,但是你也得分在什么場面上,這種時侯如果要是你不給面子的話,那將來也就永遠不用給面子了,咱們之間也沒有面子那一說了,等到老子的屠刀拿起來的時侯,你可千萬別害怕就行。
整個長安城不管是真的還是裝的,反正很多人現在都非常的悲傷,一些文人騷客,還寫了很多華麗的詞藻,出來悼念大唐帝國的皇太子,當然有些人是不愿意讓這樣的事的,可有些貧寒學子認為這也算是一個機會,如果要是能夠被皇太孫殿下所看上的話,沒準將來自已的前途就有了著落了。
他們的這個打算可真是落空了,并不是說學貓不學無術,整個長安城的人有一個算一個,如果要是能有李象這個腦子的,估計十不存一,李象之所以看不上這些文人,主要就是因為文學造詣不夠深,他們寫的這些東西根本就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所以就算你寫的再怎么華麗,到最后李象也覺得只是一些比較好看的毛筆字而已。
至于其他方面的一些事兒,根本就進不到李象的腦袋里,你們愿意怎么操作就怎么操作,反正這都是你們個人的事情,別指望寫一篇文章就能夠被我看得中,當然這篇文章如果要是指的國策,那么這還是沒問題的,但如果要是文學水平的話,一千個文學水平比較高的人,恐怕也趕不上一千個會打仗的士兵,這就是李象的價值觀。
在現如今這個年代,很多文人也是寫出了自已最著名的詩句,李象并不反對這個,你愿意怎么寫就怎么寫,這是你的自由,別人愿意給你這個禮遇,那么這是別人的事情,在天策上將府這個地方,就如通現代社會的一些大企業(yè)一樣,文科生請到一邊去,我這邊需要的是能打仗能治國的人才,而不僅僅是文學比較好的,這在我們這里不能說沒有價值,也只能說價值不高。
有些人一開始的時侯,一連寫了好幾首詩詞,就托人給李象送過去了,希望李象能夠看得懂,也能夠給自已安排一個一官半職,可惜的是當這些詩詞送過去之后,全部換來的是五兩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