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
朱雄英點頭道:“看到四叔,朕心里就有底了!”
朱棣忍不住問道:“敢問陛下此次讓臣帶著燕藩眾將進京是為何事?”
“安南的事,四叔聽說了吧?”
“臣知道一些,聽說是安南胡氏發(fā)動政變,取代了陳氏,陛下派人調(diào)解,卻遭到了伏擊,并殺害了使臣,真是罪該萬死!”
朱棣一副憤怒的神情,咬著牙說道:“像這種謀朝篡位,不忠不義,欺君罔上的逆賊當起兵誅之!”
“四叔之,正合朕意??!”
朱雄英心中暗暗發(fā)笑,像謀朝篡位這樣的幾個詞從燕王嘴里說出來真是別扭。
“所以此次朕想讓四叔掛帥,征討安南!”
朱棣在北平接到詔書之時就猜到了永興會讓自已去打安南。
“承蒙陛下信任,臣愿效死命!”
朱棣一口答應(yīng)下來,自永興朝開始,八年過去了,北方邊境幾乎沒有發(fā)動大規(guī)模的戰(zhàn)爭,韃靼人好似徹底消停了一樣。
沒有戰(zhàn)事,朱棣就毫無用武之處,以前,他可以隨意找個借口出兵,老爺子也不會責怪什么,可現(xiàn)在卻不敢了,沒有朝廷圣旨,藩王私自出兵塞外,可是大罪。
如今皇帝終于派自已名正順的去打仗了,立馬激起了心中的熱血和豪情。
隨后,朱雄英親自在武英殿接見了朱棣帶來的那些燕藩將領(lǐng),也就是原本歷史上的“靖難名將”。
張玉,朱能,張輔,邱福,李彬,李遠,陳亨,王真,張武等人!
沒有靖難之役的發(fā)生,這些人如今還都是中低級的軍官。
在燕藩眾將中,最厲害的張玉,也不過在靖難中曇花一現(xiàn)!
朱能勉強能說得過去!
至于邱福……莽夫一個,他的水平可能連淮西勛貴中排行最后的何榮都不如。
張輔還不錯,不過此時還沒有完全成長起來。
朱棣這些靖難功臣的整l作戰(zhàn)水平和藍玉的淮西集團相比,要差上很遠,不過,打一個小小的安南實在綽綽有余。
“四叔,客氣話真就不說了!”
朱雄英主動說道:“北平諸都司兵馬要防備北方,無法調(diào)到南方作戰(zhàn),攻打安南的兵馬朕會另外調(diào)給你!”
“另外,對于此次出征,你還有什么要求,盡管提出來,朕能讓到的,一定會盡量記足!”
朱棣沉聲片刻說道:“安南地廣,且多峻嶺之地,非三十萬兵馬不可!”
“準!”
皇帝一口答應(yīng)下來,朱棣繼續(xù)說道:“臣只帶燕藩眾將出征,無需其他勛貴協(xié)助!”
朱雄英微微點頭,答應(yīng)下來,哪里不明白他的意思,他不想和藍玉那幫淮西勛貴共事。
“朕派幾個年輕的勛貴子弟跟著你歷練,可行?”
“臣遵命!”
年輕的勛貴子弟倒沒什么,要是藍玉那幫驕兵悍將他是真壓不住。
“陛下,還有一事!”
朱棣立馬拱手道:“臣想求陛下將朱高煦從宗人府放出,跟隨臣征戰(zhàn)安南,戴罪立功!”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