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也知道,這里的環(huán)境有多糟糕,人們看見他們也是一臉防備,更有甚者還會驅趕他們。
帶路人去問了才知道,原來這里的人被騙過。
短視頻平臺崛起,不少人看中他們這里的貧困,利用他們做慈善的噱頭,賺足了流量后,卻沒有人再來兌現(xiàn)過承諾。
一次次的希望,一次次的失望,次數(shù)多了,淳樸的人們也開始有了防備心。
姜晚聽完只覺得心情沉重,她解開帶過來的背包,從里面拿出一包糖果,走到一個渾身臟污的小孩面前,拆開包裝給了她一顆糖。
看到有吃的,小孩子紛紛圍了過來,姜晚一一發(fā)放了糖果,然后讓所有孩子排成一列,跟著將自己帶來的衣物按照大小發(fā)放到了孩子手里。
孩子拿到了漂亮的衣服,哪怕不是那么合身,也還是開心的露出了笑臉。
看見他們沒有帶任何拍攝的機器,再加上孩子收到了衣服,村民這才放松了警惕。
志愿者跟著給全村的老人也發(fā)放了過冬的棉衣,又給每家每戶送了日用品和糧油,孩子們也穿上了新鞋子。
物資沒能一次性帶過來,所以志愿者來回跑了好幾次,等所有物資都發(fā)完,天都黑了。
走的時候,村里的人都來送他們,姜晚不懂他們說的方,可是能從他們的眼睛里看到感激。
解決生活上的燃眉之急,但是后續(xù)還是有很多問題要解決。
例如這里沒有學校,離這里最近的學校也有二十幾里路,孩子要做家務,沒有精力也沒有條件上學。
姜晚看著那一雙雙童稚又歷經(jīng)風霜的眼睛,心里說不出的難受,她下定決心要解決這件事。
慈善不是一個人就做成的,顧情建議她可以搞個慈善募捐,讓更多的人來幫助。
想讓孩子們上學,勢必就要修路,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功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