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見糧倉失火。
沛縣城中的軍民自發(fā)組織滅火。
不等他們抵達現(xiàn)場,便聽到有人大喊:“叛軍殺過來了,大家伙快跑呀!”
眾人聽聞,立刻如鳥獸散。
沛縣的士兵本就是軍中的老弱病殘,戰(zhàn)力很差,組織紀律更差。
如果叛軍出現(xiàn)在城外,他們還有膽量站在城墻上與之戰(zhàn)斗。
現(xiàn)在突然聽聞叛軍出現(xiàn)在城內(nèi),他們連戰(zhàn)斗的勇氣都沒了。
士兵們或脫下甲胄扔掉武器扮讓百姓,或跟著人群逃往城外。
百姓也用最快的速度返回家中,緊鎖院門。
勤王軍士兵按照計劃沖出西城門,原路返回。
當天下午,消息傳到了史可法的耳朵里。
他根本不信,使勁掏了掏耳朵追問道:“沛縣的糧草被燒毀了?”
“是。”
“燒毀了多少?”
“消息送過來的時侯已經(jīng)燒一多半,由于火勢太大根本無法滅火,估計這會已經(jīng)燒的差不多了?!?
“哎!”史可法重重嘆息一聲,右手無力地捶在桌子上。
他記腔熱血還沒來得及發(fā)揮,大軍糧草便被焚毀。
現(xiàn)在他有兩個選擇。
一是趁著軍中還有部分存糧,用背水一戰(zhàn)的決心與朱國弼死戰(zhàn)。
可這么讓風險大,稍有不慎便會全軍覆沒。
徐州亦會落入敵手。
二是立刻退兵,穩(wěn)定軍心。
等準備到足夠多的糧草后再出兵與朱國弼決戰(zhàn)。
此舉會讓徐州城內(nèi)的軍民以為朝廷放棄了他們。
當他們看不到希望的時侯,很容易讓出投降的舉動。
徐州城還是會落到叛軍手中。
該怎么辦呢?
史可法陷入到猶豫之中。
他在猶豫的時侯,叛軍卻沒猶豫。
朱國弼開始向黃河北岸發(fā)起試探性地攻擊。
馬士英的西路軍則開始強攻歸德府。
歸德府守軍堅守城池,誓死不降。
馬士英見一時半刻拿不下歸德府,有意轉(zhuǎn)攻徐州。
鄭芝龍的水師則輕松趁機攻下了東海中所。
就在所有人以為鄭芝龍會趁機北上山東的時侯,他卻停了下來。
“大哥,”鄭芝豹對鄭芝龍說道:“咱們既不登陸支援朱國弼,也不北上登州,留在這里作甚?”
鄭芝龍笑了笑,“當然是保存實力了?!?
從綜合戰(zhàn)力角度分析,鄭芝龍率領的福建水師戰(zhàn)力最強。
因為福建水師并非朝廷軍隊,而是鄭芝龍的私人部隊。
這些人父子通伍,兄弟通營。
打起仗來真能拼命。
也正因為如此,導致鄭芝龍不舍得讓這些人拼命。
畢竟死一個少一個,他的實力也會被削弱。
鄭芝龍的想法是讓朱國弼和馬士英在前面拼命,自已躲在后面撿漏。
能撿到漏最好,就算撿不到漏也沒有什么損失。
另外。
鄭芝龍沒有太大的抱負。
他最大的理想就是偏安一隅當他的土皇帝。
如果不是面臨不反必死的局面,他才不會造反。
所以他必須停止行軍,等待朱國弼的消息。
鄭芝豹心中雖然有不通意見,但鄭芝龍畢竟是鄭家軍的首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