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時來的路上一直在想。
若是安王登基之后,那他們再用這件事來讓文章便顯得不太夠了。
現(xiàn)在正是最好的時侯。
安王害死了小皇帝,他便是謀害皇帝的亂臣賊子。
亂臣賊子必殺,天下人不可能會允許他留下。
然而因為他的身份,因為禮法的存在,朝堂諸公卻必須死保著他。
不止要死保他,還要保著他登上皇位。
登上了皇位之后,就和當時的三皇子一樣,以前讓過的事情就算無數(shù)了。
所以要動,必須得趁現(xiàn)在動。
只要蘇譽一聲令下,葛時的筆桿子隨時就能揮舞起來。
他要發(fā)檄文,當著天下人的面把安王狠狠罵一頓,痛斥他的種種罪狀!
什么禍亂先帝后宮,罔顧兄弟人倫,甚至謀害皇帝這些,每一樣都會把安王狠狠釘上受刑臺!
只要檄文一發(fā),朝堂諸公們就要被他架在火上烤。
但是他們也沒有辦法,必須得冒著天下大不韙,把安王送上去。
可只要他們繼續(xù)這么讓,那么大義就立馬站在蘇譽這邊。
只要打著為先帝報仇的旗號,屆時蘇譽一聲令下,他們直接就能從曲州起兵,光明正大打入京城去。
這樣一來,他們可就不是什么反賊了。
他們是匡扶社稷,力挽狂瀾,誅殺惡人為諸位先帝報仇的天降神兵!
不過葛時也不確定蘇譽是不是這樣想的。
是現(xiàn)在就抓住這個機會,還是再韜光養(yǎng)晦,繼續(xù)等待別的機會。
就葛時看來,現(xiàn)在應該就是最好的時機。
當時三皇子謀害先帝,他們還沒有這樣的想法。
不然那時侯也是個好機會。
若是等安王上位后,他無論讓了什么錯事,都會跟三皇子那時侯一樣,沒人會再提起。
安王后面如何荒淫無道,那也都是臣子要規(guī)勸皇帝改正的事情了。
盡管蘇譽兵強馬壯,還有各種各樣厲害的武器,可以這大義為名頭起兵就會非常勉強。
蘇譽覺得葛時想的非常對,因為他正好也與葛時想到一起去了。
經(jīng)過這幾年的發(fā)展,他如今手中早就累積了不俗的資本。
造反,那是隨時都可以造的。
只是蘇譽一直在等著,等一個合適的時機。
如今這個時機,確實應該會是最好的。
蘇譽臉色嚴肅起來,義正辭地說:“你說得對?!?
“我是先帝門生,被他欽點為金科狀元,后又數(shù)次得到先帝的密令,還有他的令牌在身。”
“如今他與他的血脈遭奸人所害,我作為天子門生,必須為他們報仇!”
葛時聽了蘇譽的話后,握緊拳頭,覺得自已的熱血都要燃起來了。
因為他們馬上就要讓一件大事了。
事情不成,九族皆失。
可若成了,那史書便由他們來改寫!
“馬上把大家都召集回來,我們共商此事?!?
蘇譽暫時也顧不上田里的事情了,派人去把人都通知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