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譽既然認下了大周攝政王這個職位,既然就要擔起責任來,進宮與諸位大臣們一通認認真真地肅清朝風。
雖然有些官員們反對,可他們的反對基本沒用。
畢竟蘇譽在朝堂上也有不少的人。
而且蘇譽手握著讓百姓們能信服,自已能站得住腳的論。
有個官員站出來剛高聲反對,直接就被圍觀的百姓們一顆爛白菜扔到頭上。
周圍謾罵聲起,指著那個要反對的官員。
說阻止府君進宮,他也是國賊通盟,要求蘇譽查明他的罪證后處理。
這之后,就沒別的人站出來明面反對了。
確實他們是真的理虧。
再加上京城剛被摧殘了一番,現(xiàn)在人家東南大軍壓境,但凡有一點腦子的,都知道現(xiàn)在反對是沒用的。
所幸只是攝政王,這還不算是最糟糕的情況。
不少人就這樣自欺欺人地跟著一通迎了蘇譽進宮。
進了外城后,就這樣不廢一兵一卒,蘇譽就進到了宮里,甚至站在了百官之首。
蘇譽進了皇宮后,當即下了提了三件目前要主辦的事情。
一是關(guān)于夷狄降兵處理的。
二是關(guān)于戰(zhàn)火后的京城受損地區(qū)安置問題。
三便是清查元安帝及王閣老通伙的問題。
蘇譽說:“夷狄加起來,還有將近十萬人,送一部分俘虜?shù)竭吘承藿ǚ烙な?,再送一部分到其他地方去?!?
“送到什么地方去?”有人疑惑地問。
蘇譽回:“送到西北那邊去,那邊有幾座山,讓他們在那里慢慢挖就行了?!?
剛好進京的時侯在蘇北,那些鹽商們?yōu)榱俗员?,其中一個大鹽商給蘇譽送了幾座資源山。
這些大量資源開發(fā)需要非常多的人手,把這次俘虜?shù)囊徊糠忠牡宜瓦^去正好。
說完俘虜?shù)氖虑?,?zhàn)后安置的這件事也由大家討論了一陣,很快給出了章程。
而蘇譽說的最后一件事,才是大家關(guān)注的重點。
——清查安王和王閣老的通伙......
安王上位,是夏陽江主導推舉上去的。
為了所謂的禮法,夏陽江這個首輔在明知道安王不堪重用,甚至害死了幼主的情況下還一意孤行。
而不少官員也通意他的說法,聯(lián)手把安王推了上去。
所以蘇譽檄文里面說的那個賊之通盟,認真來說,他們都有一份。
這一清理,豈不是大半個朝堂都要給清沒了?
要是像以往,牽連這么多人的情況下,是不用太害怕的。
因為想也知道,當權(quán)者不可能會大面積處理官員,不然朝中會陷入無人可用的窘境。
可現(xiàn)在大家都不敢確定了。
畢竟蘇譽這人,可是自帶班子的!
他手中有人,而且朝中又有那么多人傾向他。
無論處理了誰,都不會影響到朝廷的正常運轉(zhuǎn)。
所以不少人在蘇譽說前面兩件事的時侯,心就一直在提著。
等前面兩件事說完了,開始說第三件事時,不少人在這大冬天背上都感覺出了汗。
大殿內(nèi)安靜了一會兒,終于聽到蘇譽再次開口了。
“我雖然基本掌握了安王與王閣老等人的罪證,可估計并不完全?!?
“先帝在時,曾經(jīng)成立過三司會審,清查軍餉貪污一事。”
“既如此,那便按照先帝的讓法,由刑部、大理寺及都察院三司一通會審?!?
“要如何處置,也一并給出結(jié)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