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陳六合最后一次坐在這里看日出了,他的臉上一片祥和,沒有絲毫銳利與戾氣。
此刻的他,看起來平平無奇,普通的不能再普通了,身上的氣息,都已經(jīng)被他盡數(shù)收斂了起來。
烈陽升上高空,山間的晨霧也已緩緩散開,天空明亮,整個大地都宛若復(fù)蘇一樣。
陳六合起身,大步離開,朝著下山的道路而去。
就在陳六合的身影剛剛消失沒有多久,有兩個人,出現(xiàn)在了此處。
他們不是別人,正是破舊小廟中的兩位僧人。
為首的,是擁有著一襲白色胡須的年邁老僧,跟在他身后的,則是他的弟子,也是一名年歲已高盡顯老態(tài)的黃袍僧人,這僧人,雙眉都已經(jīng)花白。
光是從表面上來看的話,歲數(shù)怕是不會比年邁僧人小了多少。
“師父,就這么讓他離開了嗎?”雙眉花白的僧人神態(tài)恭謙的說著。
“道家講究道法自然,我們佛家講究緣起緣滅。佛雖渡人,但不可阻人。”年邁僧人語重心長的說著。.五816
“怕是二十多年前的悲劇,又會重演,炎夏這片大地,要掀起腥風(fēng)血雨?!彪p眉花白的僧人說著。
“那該如何?為師一定要勸阻他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才是我佛應(yīng)做之事嗎?”年邁僧人笑問。
“這或許是在渡他,更是在救他。”雙眉花白的僧人說著。
年邁僧人輕輕搖了搖頭:“悟命,他和其他人不一樣,他有他自己要走的路,他的路,也不是誰能夠去改變的,他本就是應(yīng)劫而生,從煉獄走來,渡不了,也不能渡?!?
“這個世上,對他本就不公平了。我們佛家重因果,有因皆有果。當(dāng)年的因,如今該結(jié)果了。”年邁僧人輕聲細(xì)語的說著。
被稱為悟命的僧人雙手合十,微微垂首,一副聆聽教誨的模樣,對年邁僧人,不敢有半點質(zhì)疑之色。
“師父,有一件事情,弟子一直都很好奇,當(dāng)年......您為什么不出手,如若您出手的話,陳家的災(zāi)難,興許不會出現(xiàn),您能改變當(dāng)年的結(jié)果?!蔽蛎f道。
“我不能出手?!蹦赀~僧人輕輕搖頭:“佛法講究順應(yīng)。”
“佛也講究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悟命說道:“況且,您和陳仙屠的關(guān)系非同一般?!?
“救了我那位老友,同樣會有更多的人死去,意義何在?”
年邁僧人眼中流露出一絲悲涼,又道:“并且,沒有人比我更了解他,他不可能會讓我出手的。我有著不能出手的理由,我耗費(fèi)了數(shù)十年的時間皈依佛門,守得一方清凈,他希望看到我這樣。”
“師父,弟子看得出來,您不希望陳家后人出事,您不愿看到陳家最后的香火泯滅?!蔽蛎?。
“陳家的氣運(yùn),自有定數(shù)。他的路,自有他自己會去走,是成是敗,看他造化與命格。”年邁僧人道。
“如果師父不能出手,弟子愿為師父排憂解難?!蔽蛎f道,簡單一語,卻有著不為人知的霸氣。
“好不容易放下了屠刀,還要再次提起嗎?”年邁僧人深深凝視了悟命一眼。
“佛也講究隨性而為。”悟命說道:“弟子不想讓師父心中留下缺憾,擾亂了佛心?!?
“他的路,不必干預(yù)?!蹦赀~僧人一錘定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