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明看著眾人皆沉默不語,沖首相王簡含笑問道:“王首相成竹在胸,莫非已有考量?”
王簡一時語塞,喃喃道:“陛下,不知韓康伯此人可否聽說過?”
韓康伯,就是韓伯的表字。此人東晉歷史上有名的玄學(xué)家、訓(xùn)詁學(xué)家,幼年家貧,后舉秀才,征召著作郎,都不任。司馬昱為司徒時,引為談客,轉(zhuǎn)從司徒左西屬轉(zhuǎn)任撫軍掾、中書郎、散騎常侍、豫章太守、侍中(全稱為中書侍中,就是無丞相之名的丞相。)
冉明尋思著,韓伯論名氣雖然不如謝安和王坦之、郗超之流,但是也算是東晉仕林翹楚,名滿天下,關(guān)鍵是此人非常擁有真才實學(xué)。觀其履歷,從佐官到散騎常侍轉(zhuǎn)為太守,再到侍中,也算是從地方到**,各級經(jīng)歷都有。不過冉明并沒有立即決斷,而是沖內(nèi)閣眾副相道:“朕與韓康伯不熟,不知眾位愛卿意下如何?”
御史大夫王寧出列躬身道:“陛下,韓康伯有守牧一方之大才,而論思辯亦舉世無雙,然督安西夷民,無疑雞同鴨講,臣舉薦鐵道部侍郎崔逞,逞有干才,善撫民,足以擔(dān)擋大任?!?
其實王寧反對韓伯,不是因為韓伯能力不夠,而是因為韓伯是東晉歸附官員,屬于魏國南系,這些南系官員大都依附財相謝安門下,他就舉薦了北方清河郡東武人崔逞。崔逞出身名門,而且其父崔遇亦是永興之禍十萬軍民死難者一員,屬于魏國功勛之后。
冉明豈會不知這內(nèi)閣諸相之間相互競爭排斥,冉明莞爾一笑,就在這個時候財相謝安道:“陛下,不知景略如何?”
景略就是王猛的表字,王猛是誰在魏國沒有人不知道,他是冉明的老師之一,當(dāng)朝帝師,冉明的謀主,鐵桿心腹。論忠誠,王猛對冉明絕無二心,值得冉明托付身后事。要說能力,王猛的能力是公認的。他是一個文武全才,為膠東國相時,把膠東國治理天下最富的郡,帶兵打仗,更是打得慕容俊都沒有脾氣。
這其實都不算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謝安非常了解冉明的真正想法。冉明其實最想把王猛晉升為內(nèi)閣首相,只是非??上?。王猛還是因為資歷不夠,威望太低,難以服眾。況且冉明打算把內(nèi)閣首相晉升制度,定為常例。既,不在邊州為官,不得入閣。謝安舉薦王猛,就是讓王猛補齊在邊州為官的履歷。
聽到謝安的話,內(nèi)閣大臣們都暗暗吸了一口涼氣,王猛是冉明的心腹老資格的元老,作為魏國最大的兩州,冉明交給王猛絕對放心,不會擔(dān)心兩州會有反復(fù)。而且王猛的能力是公認。最重要的一點,王猛是帝師,跟冉明有著師弟情份,皇帝的老師,想要批判的人,就少不得要掂量掂量一下自己的分量了,你總不能說皇帝的老師私德有問題吧?
經(jīng)過連續(xù)三天的內(nèi)閣閉門會議,經(jīng)內(nèi)閣舉薦,冉明審批,魏國新任安西大督護為原鐵道部尚書王猛王景略,鐵道部尚書之位由工部左侍郎崔逞接任。而庭州刺史則為戶部侍郎韓伯,庭州高昌郡太守則為謝重,焉耆郡太守為張玄,于闐太守王國寶,哈密郡太守為袁悅之。至于楚州刺史則為王坦之。
冉明把這次庭州和楚州刺史和各郡太守人員任命的消息以邸報明發(fā)全國,當(dāng)那些忐忑不安的新晉進士們看到公布的庭州從刺史到各郡太守的名錄,這些新晉進士心思開始活絡(luò)了起來。
王猛是什么樣的人,在魏國沒有人不知道。如果說冉明把王猛發(fā)配邊疆,那絕對沒有人會相信,除非王猛謀反。偏偏冉明命王猛為安西大督護。
督護光從字面意思上理解可能不太明白,如果把安西軍稱為魏國的西方戰(zhàn)區(qū),劉科這個大將軍就是西方戰(zhàn)區(qū)司令,而王猛這個督護,就是魏國西方戰(zhàn)區(qū)的政委和西北局**。至于謝重這可是謝安二哥謝據(jù)的親孫子,雖然與謝安名為祖孫,事實上情同父子,他也是像謝玄、謝琰一樣跟著謝安在東山別院學(xué)習(xí)出師的謝氏直系子弟。至于韓伯韓康伯,也是東晉南方士族中的翹楚人物,他的親舅舅就是東晉大臣殷浩。他在東晉時。這也是名滿江南的大才。
至于張玄這可是江南張氏的杰出俊杰,王坦之也是王氏的驕傲,這庭州十九郡太守中,就沒有一個是無名之輩。這么多風(fēng)流人物都涌向庭州,要說全部發(fā)配庭州,那是萬萬不可能的。
看來朝廷是打算重點經(jīng)營庭楚二州了。
這些新晉進士不想去庭州或楚州,當(dāng)然不是怕苦,要說苦寒之地,其實幽燕或中南半島,其實也好不到哪里去。關(guān)鍵是這些地方雖然苦寒,多少還有些華夏文明留下的政治秩序,只要到了那里都是萬事俱備,只欠東風(fēng),只要用心,就可以水到渠成,做出成績,得到賞賜和晉升??墒沁@二州卻根本沒有華夏文明的底蘊了,別說更遠的庭州,就連涼州的胡風(fēng)都非常濃,一不合就會動刀子砍人。
魏國這些新晉進士們此時卻不怕了,他們知道魏國朝廷根本就沒有放任二州不管的架勢,而是準備重點經(jīng)營,這樣以來,他們就打消了后顧之憂。
魏國皇宮,得到晉升安西大督護的王猛入宮謝恩。這個程序其實就像后世赴任前組織談話,走一遍程序而已。
王猛看到冉明的時候,只見冉明正在皇宮里擺弄著一支九八式步槍。王猛輕笑道:“陛下,似乎很閑???臣為了加快修通鐵路,忙得焦頭爛額,每天都睡不到兩個時辰,安西的事情難道都解決了嗎?”
“沒有啊,哪有那么快?”冉明淡淡的一笑道:“不過有些事情,做到某個階段,總得等等的,最近一個月,我基本就是在等待,我們的勢力還不是最強大的。不過也已經(jīng)到了只要我們不做錯事,別人就奈何不了我們的地步了。所以,我們不需要急了。”
“劉科雖然膽大好用奇兵,也不是不知輕重的人,安西周邊似乎沒有了可以讓他大吃苦頭的敵人了!”王猛也笑道:“看樣子,劉科最近日子過得不錯!”
“這只是表面現(xiàn)象!”冉明道:“距離太遠,消息傳遞不便,不過最近來的消息,也不全是好消息,還有一些窩心的事情。特別是波斯薩珊帝國,居然敢占朕的便宜,先生將來到達安西之后,一定要給他們一點教訓(xù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