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一出,身周留守的將領全都大吃一驚。
“陛下,萬萬不可!”
“戰(zhàn)場兇險,陛下切不可以身犯險??!”
“陛下,此戰(zhàn)已成定局,我等必然拿下!”
將領們紛紛上前,神情激動地勸說。
皇帝備甲,意味著他將要親臨前線,上陣廝殺!
歷史上這種局面不多見,因為大多都發(fā)生在敵軍潰敗之時。
皇帝為了自己在史書上的記載好看,所以帶兵去追殺那些已經潰散的逃兵,好讓史官寫下“帝甚勇,親率軍擊于陣前......”之類的好話。
即便這樣,也有不少倒霉催的皇帝翻車。
史書有載,前朝一位皇帝擊潰敵軍后,親身上陣追殺殘兵,沒曾想遇到對方的大部隊埋伏,最后硬生生被敵國瘋狂的士兵給宰了。
這件事被后世傳為笑談,稱那皇帝沒有自知之明。
就連公孫仲謀都上前,拱手沉聲道:“陛下,還請三思!陛下位之重,不可輕入險局!”
秦云的身份,就決定他在這種事情上,不可能肆意妄為,而是必須要考慮到自己一一行對軍隊,對整個夏國會有什么樣的影響!
然而,秦云卻只是用一句話,就說服了眾人。
“朕曾立誓,萬人血仇,朕親手替他們報!”
這場大戰(zhàn)的緣由,便是巴瑞在琺瑪城犯下的暴行。
前世了解過歷史的秦云,對異族人屠戮同族的事情,簡直是深惡痛絕。
那把寫滿三十萬人名字的扇子,始終被他銘記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