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里捧著那卷《計》,瞪大眼睛,從頭讀到尾,不知所云,連基本的字,我也只認(rèn)得一個開頭:“孫子曰”再往下,就只能是它認(rèn)得我,我不認(rèn)得它。
“始計第一。孫子曰: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崩洳环朗种袝肀惑E然抽走,隔著一張書案,莊遵眉飛色舞般的倒背如流,“故經(jīng)之以五事,校之以計,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將,五曰法。道者,令民于上同意,可與之死,可與之生,而不危也;天者,陰陽、寒暑、時制也;地者,遠(yuǎn)近、險易、廣狹、死生也;將者,智、信、仁、勇、嚴(yán)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凡此五者,將莫不聞,知之者勝,不知之者不勝。故校之以計,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將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眾孰強(qiáng)?士卒孰練?賞罰孰明?吾以此知勝負(fù)矣。將聽吾計,用之必勝,留之;將不聽吾計,用之必敗,去之。計利以聽,乃為之勢,以佐其外。勢者,因利而制權(quán)也。兵者,詭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遠(yuǎn),遠(yuǎn)而示之近。利而誘之,亂而取之,實而備之,強(qiáng)而避之,怒而撓之,卑而驕之,佚而勞之,親而離之,攻其無備,出其不意。此兵家之勝,不可先傳也。夫未戰(zhàn)而廟算勝者,得算多也;未戰(zhàn)而廟算不勝者,得算少也。多算勝少算,而況于無算乎!吾以此觀之,勝負(fù)見矣?!?
實在不得不佩服他的好記性以及好口才,雖然我完全聽不懂他在說什么,但是出于禮貌以及藏拙的心態(tài),我仍是很賣力的為他鼓掌。才要喝彩,卻不料被尉遲峻搶先一步:“莊公子真乃神人也,字字精辟。”
莊遵笑了笑,我橫了尉遲峻一眼,有氣無力的哼哼:“這是孫武寫的,孫武是”一時記不起孫武是哪個朝代的人,只得臨時改口,打混道,“孫子!所以此書乃稱《孫子兵法》,是部兵書?!?
“夫人果然見識非凡!”莊遵贊道,“早先聽聞夫人巾幗不讓須眉,我原有些不信,如今看來,傳聞非虛。”
尉遲峻喜道:“原來姑娘也看過這書,那可真是太好了!姑娘可否給小人詳細(xì)講解一下其中要義?剛才聽莊公子背誦了遍,雖不明詳意,卻已深感震動。若得要義,必能增長學(xué)識,受益匪淺。”辭懇切的說了這一番話后,他竟朝著我跪了下來。
我不禁大為窘迫,讓我講解《孫子兵法》?不如讓我拿塊豆腐撞頭來得更直接!偏偏尉遲峻不依不饒的沖我磕頭,真心誠意的欲拜師求教。
_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