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曌繼續(xù)拿起朱筆,開始批閱奏折,并未將這件事放在心上。
長安城中不少消息靈通的權(quán)貴也聽聞了此事,但幾乎都如武曌一般,未將此等小事放在心上。
畢竟與高陽昔日所為——無論是論道會揚名,一人噴百家,讓不少大儒直接原地吃席,還是公然于藩王面前搶親相比。
此事著實微不足道。
但他們不知道的是……這看似不起眼的紅薯,一旦育成,將在這世間掀起何等驚天駭浪!
“……”
時光悄然流逝。
大乾的冬日愈發(fā)酷寒,萬物凋零。
高陽的解憂閣大門緊閉,自己則是直接一頭扎進了暖棚的改造與管理中。
這紅薯只有一個,由不得他不上心。
高陽每天必到黑風(fēng)山,親手對暖棚進行了升級,還找了多個經(jīng)驗豐富的老農(nóng),增設(shè)了多個炭盆,加厚了夜間覆蓋的草簾用來保溫。
甚至高陽閑暇之際還利用不同液體的膨脹系數(shù),搗鼓出了幾個簡陋但實用的溫度計!
并且令專人十二個時辰看守,輪班記錄溫度的變化。
除此之外,還得在干燥時灑水,以保證棚內(nèi)的濕度,定期擦拭棚頂,在陰雪天懸掛反光布帛來增加光照。
這活生生的,就像是伺候祖宗一樣。
“沒辦法,為了明年能吃上熱乎乎的烤地瓜,拼了!”
高陽站在暖棚內(nèi),深吸一口氣道。
也就在高陽往返黑風(fēng)山的時候。
長安城內(nèi)。
一座隱秘的宅院內(nèi)。
蕭晴一襲修身長袍,勾勒出玲瓏有致的曲線,此刻,她絕美的面容上籠罩著一層凝重。
“先生,這可如何是好?”
“一個高陽就足夠棘手了,好不容易他遠離了朝堂,與那武曌決裂,現(xiàn)在又冒出了一個崔星河!”
“那推恩令簡直太毒辣了,堪稱天下第一陽謀!”
蕭晴說話間,一雙美眸看向一旁即便是冬天,還手持羽扇,一身白袍從容不迫的陳先生。
“先生,我等都看錯這崔星河了!”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