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上樸多,光是河西這一戰(zhàn),竟誕生了七名侯爺!
這個數(shù)量,不可謂不恐怖!
功賞了,接下來便是罰了。
首當(dāng)其沖,便是王忠。
因吃了敗仗,折損了太多大乾將士,武曌罰俸一年,另外還需繳納萬兩白銀,否則便要論罪!
秦振國和趙破奴也是如此,只是比王忠好點,損失沒那么大,罰俸四個月,繳納五千兩白銀。
呂震則是功過相抵。
王忠、秦振國以及趙破奴的臉都綠了,腳趾差點摳破金鑾殿。
丟人!
實在丟人??!
比看著這幫小將一個接一個封侯,更加難堪的是,他們居然當(dāng)眾受了罰。
除了高陽封無可封,武曌稱要斟酌思考一二,其余人皆論功行賞。
一場早朝,隨之結(jié)束。
“雖立大功,卻也要牢記為父教導(dǎo),需戒驕戒躁,不可喜形于色,咋咋呼呼,要像為父一樣沉穩(wěn),為父在殿外等你!”
高峰身子挺直,背負一手,一張嚴(yán)肅的臉繃緊,不茍笑,聲音極為鎮(zhèn)定的道。
說完。
他便朝殿外走去。
如高峰所預(yù)料,一下朝,百官便齊齊將高陽圍了起來。
縱是宋禮,閆征等人,也前來主動與高陽打了招呼,面帶笑容。
對此,高陽自不會嘲諷。
他淡淡笑道,與百官應(yīng)付。
很快。
眾人退去。
王驍、李二雞,趙不識等人,全都紛紛激動不已的來到高陽面前。
他們眼中飽含感激。
高陽笑著道,“不必謝本相,爾等能封侯,全靠陛下圣恩,你們自己在河西戰(zhàn)場勇猛的表現(xiàn)!”
話雖如此,但眾人心里十分清楚。
河西這一戰(zhàn),雖是滔天大功,但想要七人一起封侯,這絕無可能。
尤其是匈奴降將!
自古以來,異族縱然打了勝仗又如何?勝仗打都打完了,還能時光倒流嗎?
非我族人,其心必異,肯定優(yōu)先封賞自己人,異族隨便打發(fā)就行了。
人心一向如此,卸磨殺驢才是人間常態(tài)。
而他們之所以全都封侯,這一切全歸根于高陽!
武曌器重高陽,高陽竭力為他們爭取,這才有了賞罰公正,有了他們的封侯!
“高相,弟兄們都知,這年頭戰(zhàn)功赫赫的不少,但能有如此公正的賞賜,卻從未有之,還請高相受我一拜!”
說著,趙不識要跪。
樸多也二話不說,想要跪下。
李二雞,王驍就要跟隨。
但高陽卻一把攙扶著,“人多眼雜,爾等是要給人留下結(jié)黨營私之嫌嗎?身份如今不同,行事也得多加注意了。”
高陽一提醒,眾人心里齊齊一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