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陽大步入宮,御林軍目光低垂,只敢盯著腳下冰冷的石板。
踏過幾道宮門,視線陡然開闊,一條寬闊的宮道,連接著百道臺階之上的金鑾殿。
當金色的陽光驅(qū)散烏云,籠罩皇宮,高陽身穿紫金麒麟袍,踏上這條宮道時。
一側(cè)的百官,無論品階高低,勛貴宗親,全都齊齊停下,噤若寒蟬。
高陽一步一步朝金鑾殿走去,周身那無形的氣場,如山崩海嘯一般撲面而來。
人群瞬間如被巨斧劈開的潮水,自動朝兩側(cè)分開出一條寬闊的近乎夸張的通道。
所有官員,無論是須發(fā)皆白的兩朝元老,還是朝中新晉文可通天,鎮(zhèn)壓天下士子,意氣風發(fā)的年輕俊杰,無一人敢抬頭。
文官之首,大乾丞相,武將之巔,大乾冠軍侯,驃騎將軍。
雖弱冠之年,卻已是大乾天下最頂峰的權(quán)勢!
天下除武曌外,再大大不過高陽,百官俯首,羽林低頭!
縱是勛貴宗親,天下親王,世家大族,也得見了讓路!
“高相!”
“我等拜見高相!”
高陽所到之處,文武百官紛紛拱手行禮,因為低著腦袋,所以官帽翅翼微微顫動。
宮道雖寬,卻無人敢與高陽并行,宮道雖廣,卻無人敢抬頭直視那道身影,甚至連呼吸都刻意放輕。
一時間。
偌大的宮道,落針可聞。
唯有高陽那雙漆黑朝靴,一步又一步的踏在宮道青石板上,發(fā)出沉穩(wěn)、清晰,富有節(jié)奏的嗒嗒聲!
楚青鸞說的對,卻也不完全對。
武曌借匈奴之威,逼本不愿遠征的他請戰(zhàn),長安四份大禮送入長安,武曌借勢而為,這是導火索!
但……帝王心術(shù)的冰冷本質(zhì),才是真正的根源!
他穿越而來,雖有超越常人的見識,也自認深諳人性之劣。
可他卻不懂帝王。
武曌此舉,讓他看清了帝王心術(shù)的本質(zhì),以及未來一個極有可能發(fā)生的可能——帝王為了國家利益,可以犧牲臣子。
即便這個臣子,她很看重,也很喜歡。
如今,他高陽不過弱冠之年,權(quán)勢卻已然達到頂峰。
從監(jiān)察御史,戶部員外郎,到如今的冠軍侯,驃騎將軍,大乾丞相,他已封無可封。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