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曌端坐在龍椅之上,盯著一臉運籌帷幄的崔星河,寬大袖袍下的玉手,指尖微微掐入了掌心。
這計策……她太熟悉了!
那一日。
胭脂閣內(nèi),她聽聞高陽去了青樓,便也去了,問的便是削藩之事。
那時,高陽便說了推恩令。
只是彼時的大乾國力孱弱,甚至連榮親王都沒搞定,這推恩令是介于國力強大,藩王壓根沒有反抗余地所行的千古陽謀。
她雖一直都未提出。
可心中卻一直記得。
但沒想到,今日竟從崔星河的口中提出。
并且……連計策的名字都一樣。
武曌鳳眸瞇起,落在崔星河的身上。
這是他自己悟出來的?
還是……那個口口聲聲辭官歸隱、不問世事的高陽,依舊躲在幕后,借崔星河之口,再次為她遞上了這把鋒利的刀?
高陽啊高陽……
呼!
武曌深吸一口氣,強壓下心頭翻涌的悸動。
崔星河不知武曌的想法,只感覺那雙鳳眸正落在他身上。
想必,也為他這一策而感到震撼吧?
八千兩,能換武曌心底的側(cè)目,能換一個前程,值了!
許久。
武曌才緩緩開口,聲音平靜聽不出喜怒。
“愛卿所奏,關(guān)乎宗室國本,茲事體大?!?
“容朕……細加思量?!?
“退朝?!?
武曌沒有立刻采納,但也沒有斥責(zé)駁回。
但這曖昧的態(tài)度,本身就說明了太多問題。
誰都知道,一場席卷朝野的風(fēng)暴,已然拉開了序幕!
百官各懷心思地退出大殿。
縱有殿外金色的陽光落在身上,但他們卻依舊感到一股徹骨的寒意。
“陽謀,絕戶之計啊!”
“殺人不用刀,誅心不見血,這崔星河,往日真是小看他了!”
“受辱而面不改色,靜待時機,只待一鳴驚人,此乃真毒士也??!”
“毒!千古未有之毒計!”
百官一陣議論紛紛。
崔星河的名字,伴隨著推恩令這把無形的利刃,深深扎進了每個人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