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曌想到正事,于是出聲問道。
高陽十分果斷的道,“陛下這封賞出乎臣的預料,臣心中第一感受就是無以為報,只得以身相許?!?
“嗯?”
武曌一聽,立刻道,“高卿,莫要恩將仇報。”
上官婉兒一臉不善的盯著高陽。
這廝,越來越不把她當回事了。
這話也太大膽了。
武曌知曉高陽的狡詐,指望著高陽自己來說,是不太可能了。
于是她開口道。
“高卿,匈奴是我大乾大敵,這次我大乾大破匈奴,活捉了單于祖父,讓匈奴單于吃了大虧,他必定不會善罷甘休?!?
“匈奴不但自身強大,極為難纏,現(xiàn)在背后還有楚國、齊國、燕國的支持,只怕開戰(zhàn)會更加頻繁?!?
“但高愛卿現(xiàn)在為我大乾丞相,事務繁忙,恐以后不能出征,但這大破匈奴之法,卻對朕十分重要。”
“高卿,能否不吝賜教?”
武曌滿臉嚴肅的說道。
這一戰(zhàn)雖然大乾勝了,但她也知道其中的兇險。
若沒有高陽的八百人,這一戰(zhàn)大乾也難以取得大的戰(zhàn)果,甚至白白損耗國力。
但要知道,大乾現(xiàn)在有馬鐙,有馬蹄鐵,還有破虜弓。
問題的根源,就出在匈奴的地形,連匈奴的行蹤都找不到,那就更打不了。
縱然是高天龍,那也毫無辦法。
因此,武曌想從高陽這里得到一個不一樣的答案。
高陽聞,心神一動,事實上哪怕武曌不說,他也會主動說出來。
第一戰(zhàn),他之所以敢迂回突襲匈奴,那是仔細權(quán)衡過利弊的。
第一,他和匈奴之間沒有大仇恨,縱然真的被抓,出現(xiàn)這種極小的概率,他也有辦法能活著,甚至在匈奴那活的很滋潤。
強者,從不抱怨環(huán)境。
但現(xiàn)在不同了,匈奴老窩被他一鍋端了,祖父也被生擒了,這份仇恨太大了。
因此高陽打定了主意,這輩子都不可能出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