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清楚了嗎?”
楊晨扭頭看向馬悅,對她說了一句,后者先是愣了一會兒,但馬上就撇了撇嘴,說道:“那只是畫的妝而已,有什么好奇怪的?!?
“戴著這種斗笠,只要不抬頭,誰也看不到他們的臉,那些死尸從出來到現(xiàn)在,始終都低著頭,為的就是不讓別人看到他們的臉。
這種情況下,他們還有必要化妝嗎?而且剛剛那個斗笠掉下來的人臉上已經有尸斑了,所以我可以很肯定,這些都不是活人?!?
楊晨淡淡的跟馬悅說著,后者倒是不語了,仿佛是在想楊晨說的那些話。
雖然出了一點點意外,但是表演并沒有停止,那個趕尸匠把所有‘死尸’的斗笠都檢查了一遍,然后用油燈引著他們在空地里走著。
每走十米左右,趕尸匠就會停下腳步,喊一句亡者上路,生人回避,若有沖撞,磕頭賠罪。
“馬悅,你爺爺趕尸的時候是不是也是這個樣子的?”
這時孫陽朝馬悅詢問,后者輕輕搖頭,說道:“我并沒有見過我爺爺趕尸,我爸不讓我看,不過我爺爺卻跟我說過。
趕尸一般都是在夜晚行走的,因為晚上不會輕易遇見人,我爺爺趕尸的時候的確也喊這樣的話,在我們那邊是有這個規(guī)矩的,凡是聽到趕尸匠喊話的人,都會提前避讓。
我爺爺說,活人和死人的氣息不同,死人的身上散發(fā)的都是死氣,這種死氣若是跟活人的活氣相遇,會產生不好的反應。
被死氣沖撞的人,輕則病一場,短時間內運氣變差,重責會殃及性命,甚至是禍連子孫,若是實在是躲不開,那就跪下磕頭。
磕頭的意思不是給死人道歉,而是死氣不會往下走,只有跪在地上低下頭才能躲過那些死氣?!?
馬悅的解釋楊晨倒是沒聽過,不過感覺她說的很有道理。
“那趕尸匠就不會被死氣沖撞嗎?”
孫陽再次朝馬悅詢問,后者搖了搖頭,說道:“當然不會,趕尸匠每次在趕尸之前,都會服用一種藥物,將自己身上的活人氣給暫時壓住。
身上沒有了活人氣,那些死氣就不會和趕尸匠相沖,所有的趕尸匠在接生意之前都會詳細的詢問趕尸的具體時間和地點,以及趕到什么地方去。
他們會算好時間,然后在決定吃多少藥壓制自己身上的活人氣,要是需要的時間太長,一般的趕尸匠都不會接這種活兒。
當然了,只是趕一具尸體的話,那不吃藥也沒有關系,因為一具尸體上所散發(fā)出來的死人氣對活人幾乎不會有什么影響,但要是一次性趕超過十具以上的死尸就必須得吃藥?!?
以前交通不便利的時候,覃西這邊的人若是客死異鄉(xiāng),家人都會找趕尸匠幫忙把尸體趕回來。
國人講究落葉歸根,有很多人都希望自己死了以后能安葬在家鄉(xiāng),所以才有了趕尸匠這個行業(yè)。
對于趕尸匠來說,趕尸就是一種生意,一種工作,趕一具尸體最為容易,但卻不值得趕尸匠往外跑,因為沒多少賺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