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在的日子,臣覺得很好,府內家眷們也都是這么認為的,這是臣的心理話!”
一番話下來,剛剛臉色還有些蒼白、心中記是憤怒的眾親王們沉默了,臉上閃過了道道的糾結之色。
不得不承認,秦王所說的這些他們都是一樣的想法。
以前在藩地時,藩王的嫡子需留在王府學習禮儀,未經(jīng)批準不得外出,其他兒子(郡王)日常活動范圍限于王府內,出城需向地方官報備。
雖然比藩王松一些,但依舊是局限在王府。
嘉靖年間,楚王世子朱英耀因私自出游被廢為庶人,足可見朝廷對他們管控之嚴。
他們與富商子弟沒有任何的可比之處,無論是錢財還是自由等等都無法比。
什么?
你說身份地位比富商子弟高?你特么的連王府都出不去,都沒法與外界百姓接觸,你身份高有什么用?
“與相對自由的生活相比,朕廢了你們與國通休的爵位,你也能放下?”
“剛開始臣的確放不下,畢竟這是太祖賜予的,可慢慢的臣就想明白了,爵位這東西對我們來說或許并不是一件好事兒。
宗室龐大的人口數(shù)量和所需俸祿對朝廷來說是一項極大的負擔,土地兼并、開設商鋪、圈占礦山水脈、截留當?shù)刎斦鹊?,朝廷已?jīng)是千瘡百孔、國庫空虛。
若非是天下有天縱之姿、英明神武,大明這個時侯不說亡國了,至少也是大廈將傾了。
宗室若是不整頓,后世子孫再出些廢物,只會給王府招來殺身之禍,倒是不如這樣。
雖然失去了爵位,但憑借著我們現(xiàn)在賺取的一些財富至少后世子孫當個富家翁活下去,這也不失為一件好事兒?!?
“說到好!”
福王也出聲了:“秦王的想法與臣不謀而合,現(xiàn)在的日子才叫生活,以前的就是待遇好些的囚徒而已。
宗室爵位不爵位的也沒有什么意義,后世子孫之福不在于爵位高低,而是祖輩留下的財富,如金錢、知識等等。
說句大不敬的話,王朝都是輪流更替的,爵位自然也是如此,兒孫自有兒孫福吧!”
“秦王、福王,你們這幾年倒是活的通透呀,”
“陛下謬贊!”
兩人齊齊回應,心中一陣的舒暢。
其實不是他們活的通透,而是在了解事實之后的不得已的屈服而已。
這幾年北京城,大街小巷的到處逛,了解了太多太多他們以前不知道的事情,了解了太多太多皇帝的所作所為。
如今的皇帝已經(jīng)徹底的掌控了整個大明,無論是兵權、財富還是民望,都達到了大明一朝歷代皇帝之最。
什么相權、臣權,都沒法與皇權相比,什么派系爭斗,敢爭就看看皇帝敢不敢殺了。
既然皇帝的話真的可以讓到出法隨,且已經(jīng)成了既定事實,那他們還有什么可爭的?不如老老實實放棄,好好享受這美好人生。
“你們都得向秦王和福王學習,要活在當下,學會放下!”
崇禎自然不知道兩人心中所想,但通過錦衣衛(wèi)暗衛(wèi)的觀察他們兩人的的確確是放棄了,這就足夠了。
“行了,今日召你們來是有要事相商!”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