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這消息,蘇棠心底狠狠唾棄了下,這些個黑心商人,趁機發(fā)國難財呢,不過這回這財可不好發(fā),掏錢買棉花的不是那些無依無靠的窮苦百姓,更不是二兩銀子當(dāng)一兩花的朝廷,她人傻錢多好蒙騙的父皇,而是那些人精大臣,掙滿京都權(quán)貴的錢,也不嫌拿著燙手。
這不,第二天早上就聽說有兩家棉花漲價最兇的鋪子被人給砸了,鋪子被砸的稀巴爛,還沒地兒能伸冤,其他鋪子被震懾住了,紛紛把價格又調(diào)了回去,買貴的還退錢,何必呢。
文武百官家都在緊鑼密鼓的趕制棉服。
這一日,蘇棠安排茯苓代她去興國公府送賀禮,順帶看興國公府小少爺洗三朝,她則帶半夏到前院看繡娘們忙活。
不過蘇棠沒在繡房待多久,棉絮大,怕細碎棉絮吹到蘇棠身上,繡房管事金媽媽只讓蘇棠待了小半盞茶的功夫,就恭敬的請?zhí)K棠移駕走人。
繡房忙的緊,蘇棠去影響她們干活了,蘇棠就又帶著半夏回了內(nèi)院,難得天氣好,便在花園賞了會兒花。
等她回靜墨軒,一盞茶才喝了一半,茯苓就從興國公府回來了。
茯苓一進屋,半夏就迫不及待道,“洗三朝是怎么洗的?”
茯苓沒回她,而是對蘇棠道,“奴婢回來的時候,信王府派人去請云二太太回去,說是云大少奶奶發(fā)作了。”
半夏奇怪道,“云大少奶奶生,請云二太太回去做什么?”
這還用問嗎,茯苓道,“當(dāng)然是請回去陪老王妃啊?!?
信老王妃上了年紀(jì)了,要云大少奶奶遲遲生不下來,沒得急壞不可,有云二太太在,多少能勸勸信老王妃,讓她別太擔(dān)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