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帝覺得兩位宰相分析的很有道理,“可北涼就那么小地盤,容的下那么多人嗎?”
“北涼戶籍分城市戶籍和鄉(xiāng)村戶籍,城里人是沒有田地的,外部的田地,幾乎都是農(nóng)人的,而北涼都是幾十萬人口的大城,臣估算過,吸納個一兩百萬人不成問題。
大景痛失虎踞關(guān),讓北涼再次擴土兩三百里,能吸納的人口就更多了。
目前,北涼采取的是統(tǒng)一耕種,統(tǒng)一養(yǎng)殖,糧食和肉價極低!
北涼普通人一日三頓,幾乎日日能見葷腥。
就算是烈京,普通百姓也不過是一日兩餐!
兩三日方能見一次葷腥。
雖然臣很不愿相信這件事,卻是實打?qū)嵉氖聦崱?
北涼地不大,很多方面,都遠勝大夏?!?
此話一出,在場的人全都沉默了。
是啊,他們這些權(quán)貴自然不在乎一日三餐吃什么,因為他們衣來張手,飯來張口。
可百姓不一樣,他們一日勞作,一家人的溫飽就得不到保證。
“而北涼如此高待遇,前提條件是貿(mào)易,是掠奪。”蔡永州淡淡道:“糧食不會憑空出現(xiàn),錢銀也是,臣這些日子,一直在研究北涼,最終得出一個結(jié)論?!?
“什么結(jié)論?”夏帝好奇道。
“北涼人人都有強盜邏輯,猶記得之前冷戰(zhàn),陸源就說過,誰敢停止貿(mào)易,他就打開誰家過門,他是這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
通過北涼的高端制造,來大肆掠奪三國的財富,所以,北涼才能在這么短時間內(nèi)崛起,并且不可一世!”
蔡永州拱手道:“臣以為,大夏已經(jīng)到了不可不改的地步,此消彼長,北涼越發(fā)強盛,而大夏國內(nèi)的財富和市場遲早會被北涼蠶食代價。
唯有迎難而上,方能解大夏之危。
臣懇請陛下,變法!”
此話一出,全場皆驚!
就連熊英都驚訝的看著蔡永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