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趙策英也是有私心的。
如蘭是墨蘭的妹妹,兩人關(guān)系極好。
若是如蘭能嫁的好,對于趙策英來說,那也是一個助力。
這是雙贏的局面。
所以趙策英先在中立派里開始找。
最好拉攏的,就是那些中立派。
找著找著,趙策英就盯上了一個人。
是英國公府家的。
不過不是英國公的兒子,是英國公的侄子。
英國公府人丁興旺,且各個都是俊才。
英國公自己都有好幾個弟弟,趙策英看上的,就是英國公最喜歡的一個小侄子。
是他嫡親弟弟的幼子,年齡和英國公的女兒張大娘子差不多。
但卻是個難得的人才。
準(zhǔn)確的說,是個儒將的模樣。
趙策英自己就愛練兵,自然對武將們的本事比旁人更清楚些。
這位英國公的侄子,名叫張文修。
和一般武將不一樣,他擅讀書。
如果不是趙策英偶然見過他出手的模樣,都不敢相信他是個習(xí)武的。
張文修面容白白凈凈,就跟個書生似的,頗有一副小白臉的模樣。
趙策英越看這人越發(fā)滿意,還時不時的找機(jī)會和對方聊天。
直把張文修弄的渾身發(fā)毛,不知道這位桓王殿下想做什么。
因著英國公府是中立派,張文修對禹州舊臣也不冷不熱。
但趙策英他不是舊臣,是王爺。
英國公府再清高孤傲,也不可能和皇室對著干。
所以張文修也只能硬著頭皮和趙策英尬聊。
如此幾天下來,張文修自己都快繃不住了。
而趙策英在套完了話后,也心滿意足的回去交差了。
他是真覺得這人不錯。
既是家里的嫡次子,又頗受英國公的重視。
英國公府的家風(fēng)正,是上好的夫家人選。
這人自己又有本事,且性情不錯,又不像一般的武將那樣魯莽。
方方面面都符合了墨蘭的要求。
家底殷實,又不是特別的顯赫。
其父親和英國公是嫡親的兄弟,多好呀。
若真是英國公自己的兒子,那就太過顯貴了。
“竟有這般好的人選?”
墨蘭聞心下大喜。
這可比什么文炎敬,什么王家的兒郎好上太多了!
家世好,家風(fēng)不錯,自己又有能耐。
這樣的好兒郎在汴京實在是不多見。
趙策英點(diǎn)了點(diǎn)頭:“嗯,先前他一直跟著英國公在邊關(guān),汴京知曉的人不多。不過前些日子,機(jī)緣巧合下看到他的身手當(dāng)真不錯,才打探了一二。想來這次回京,也有回來相看的意味。”
墨蘭聽到這話,心里突然有些擔(dān)憂:“那他身邊可有什么通房妾室?”
“那倒沒有。”
趙策英笑了笑:“若大婚前就有妾室通房的,這種人我哪敢跟你提?”
能做出這種事的,都是性子渾不吝的,例如年輕時的顧廷燁就是這種人。
但趙策英怎么可能把這種人介紹給如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