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日已是夜深,三人約定以后再議,且為避人耳目,從常府后門進入。
巧在后門緊挨小御街,從小御街到云之店中,珠寶鋪子后門出去便可到常府后門。
兩處后門間的小過道屬常家私人地方,有家丁把守,沒有閑人路過,很安全。
約定三日為期,大家一起好好思量一番此事如何下手。
兩人從常府出來,天色已交寅時。
薄霧彌漫,寒氣四溢,長公主呵了下手,嘟囔著,“真不是什么好天兒?!?
鳳藥鉆入車中,閉目養(yǎng)神,口里喃喃著,“好在快晴了?!?
“你可知,國庫虛空,邊境一旦開打,皇上打算和親呢?!?
鳳藥說出的話如一道霹靂,李珺喃喃地問,“他心目中的人選是誰?”
和親得要皇上親女兒吧。
鳳藥瞇眼看了長公主一眼,“皇上也不想,現下只是小亂,大周軍隊不是吃素的,倒也抵抗得住,不過真開戰(zhàn)沒錢怎么打?”
“先皇之事猶在眼前,皇上也覺恥辱,我們不是不敢打,是窮?!?
“休息一下吧,明天可有得忙呢?!?
鳳藥再次合眼,不多時便打起盹來。
邊境亂子不止一處,要和親得好幾個公主才和得過來,擔心也是白擔心,這國家現下需處理的問題千瘡百孔,得一個一個修補。
常大人按名冊所列姓名,由官職大小,從高向低一個個查這些官員私下同誰交往過密,屬于哪黨哪派。
大概將官員歸類,將來好跟皇上交代。
按他的見識,有這本冊子在手,完全可以拿捏不聽皇上之的官員。
當務之急難道不是充實國庫嗎?
稅制改革迫在眉睫。
有了這個念頭,先要同皇上商議,再找?guī)讉€靠得住的官員上書。
自己隨奏,建議皇上稅改,百官再議,一層層推行。
這是常規(guī)程序。
李瑕早有這個打算,只是擔心同人口政策和設立官制診所及書堂一樣,不了了之。
顯得他像個笑話,一片天真。
常大人提出這個建議他很贊同,稱病叫常太宰在先在朝堂上提一提,看看效果如何。
稅收上的事由戶部尚書趙培良與內閣,連同太宰常宗道一起議了七天。
將國家現行人頭稅、賦稅、田稅一一拿出來論其優(yōu)缺點。
戶部尚書趙培良痛心疾首,稅收早就顯示出其中的巨大缺陷。
建立之初逢大周剛剛建國,當時的稅制合適當時的情況。
現在大周經歷數代皇帝,世家、門閥吞并土地嚴重,百姓沒地還有稅與賦要承擔,人口怎么可能增加。
生育本來就同收入相關。
而且女嬰生下來也算人頭要交稅,加劇了殺嬰的現象。
皇上當時推出的刺激人口政策,連治標都做不到,更別提治本。
他一通苦水大倒,讓參加議政的人都明白稅收的艱難。
但改革更難,皇上的意思,既然大地主橫行,土地吞并嚴重,便按地畝來刻稅。
若能丈量全國耕地,定好稅收,便取消人頭稅與地方丁稅,叫百姓好好喘口氣。
不管一家生育多少人丁,永不加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