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家主營瓷器的店里,這東西堪稱是守門的獅子。
康熙鳳錦地粉彩花卉紋鳳尾尊
兜里有錢的,這倆東西就是最好的招財貓,彰顯自家的實力。兜里沒錢的那就是門神了,讓你衡量一下自己的身家,夠不夠格進這門。
“好東西啊?!?
走到鳳尾尊旁,齊鳴小心的繞了一圈,細細觀賞后,也是忍不住贊嘆出聲。
這種喇叭口,長頸,圓腹,平底外撇的器型,因為酷似鳳凰尾羽而被稱作鳳尾尊。其中康熙朝的鳳尾尊以雍容華貴,嬌艷富麗,高貴典雅著稱。
“先生好眼光。這對鳳尾尊,是我們老板,從英國花高價拍回。15年的時候,還曾經租借給故宮展覽,是我們的鎮(zhèn)館之寶?!?
營業(yè)員聽到齊鳴的稱贊,也是應和道。
齊鳴點點頭,像是這種瓷器里的賞玩大件,一件就夠稀有,而湊齊這一對那可真不是有錢就能入手的了,那得講緣分了。
上頭6千萬的標價,也徹底把他和這對鳳尾尊的緣分給斬斷了。
有這東西當門神,齊鳴對這里頭得東西的級別也算是心里有數(shù)。
而他這股子鎮(zhèn)定自若的樣子,落在營業(yè)員眼里,也是明白,身邊這位是個不差錢的主,后續(xù)介紹時就更加的熱情。
像是這種店,想撿漏可以說是不可能了。對方早就把東西給吃透了,齊鳴倒是看到了兩件明明是清晚期仿清三代的東西,他提了一嘴,想要還個價。
但人家營業(yè)員聽后,只是淺淺一笑很是禮貌的解釋了一通,話里話外就一個意思,標多少賣多少,可以小刀,但想扯什么年代不對來個大降價,那是門都沒有。
這種店其實類似服裝專賣店,不存在實惠不實惠的說法,主打的就是個喜歡。
齊鳴走了一圈,倒是看上了幾件,東西也確實是真的,但價格都略高于實際成交價,有點勸退。
就在他以為在這家店也要空手而歸的時候,卻是在角落看到了個白瓷梅瓶。
甜白釉白瓷梅瓶
瓶子邊的介紹上,貼了瓶底落款的照片“永樂年制”。
看年款,是明朝永樂年間的,但瓶子只給定了30萬。說明老板也不是照永樂年出的價。果然翻開冊頁,里頭給斷的代是,清中期民仿,永樂白瓷梅瓶。
齊鳴笑了,這還真有漏兒,而且是個很有意思的漏。
因為,在他的望氣術下,這件白瓷梅瓶確實不是永樂的,這一點老板判斷的沒錯,但卻也不是清中期。
它的年代,要比永樂皇帝朱棣登基的那一年,還要整整早了280多年!那時候,已經是到了北宋的末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