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缸顧名思義,就是帶著龍紋的大缸。
只要是龍缸,那就是御用。這東西用途有兩個,一個是擺在皇宮儲水防火。
還有一個更重要的作用就是冥器,算是一種皇帝的專屬陪葬品。
作為冥器的時候,它就不是裝水了,而是裝燈油,用來點長明燈用的。這種器型,其實早就有,但卻是出了名的<器大難燒>。有多難燒?
舉個例子,明朝萬歷皇帝,想要一件龍缸,于是特意讓自己的貼身太監(jiān)潘相,到景德鎮(zhèn)監(jiān)督燒造,舉全國之力,燒了很久都沒燒好。
潘相為了討好萬歷皇帝,早日完成任務,日日鞭打折磨窯工,讓他們沒日沒夜的燒。為了反抗朝廷壓迫,有個叫童賓的窯工,直接跳進了烈火熊熊的窯內(nèi),把自己的骨血當成了燃料。
就這才成功燒出了一件上好的龍缸。童賓也因為這一跳,成了景德鎮(zhèn)瓷工們信奉的<風火神>,<窯神>,留名后世。
后來萬歷死了,原本是想要龍缸陪葬,但他的繼位者明光宗朱常洛,覺得這龍缸太過珍貴,找了個前朝的殘次品,送進了萬歷的陵寢。
連皇帝都如此寶貝,龍缸的珍貴和燒制的困難,由此可見一斑。
而且別說在古代,就是技術發(fā)達的現(xiàn)代,這種大缸也是很難燒的。京城順義機場建成的時候,委托景德鎮(zhèn)燒大缸,那也是燒了壞了好多件,才成功的。
而面前的這位老爺子,居然在20多年前,就能有這本事,復刻一件康熙的大龍缸。只要稍微懂點瓷器的人,聽到這消息,臉上肯定都繃不住。
尤其是齊鳴和林軒,之前還擔心這位高手只是擅長青花瓷,但現(xiàn)在看來,釉里紅和五彩瓷上的手藝肯定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