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衣衛(wèi)做事向來如此簡單粗暴嗎"
"當(dāng)然。"
"審案一事,不是歸刑部嗎錦衣衛(wèi)這么做,算不算逾規(guī)"解縉皺眉詢問道。
蔣瓛冷冷一笑,傲然道:"刑部算什么東西我現(xiàn)在告訴你,刑部不敢管的,我錦衣衛(wèi)要管。刑部不敢殺的人,我們錦衣衛(wèi)殺。一句話,刑部能管的我們管,刑部不能管的我們更要管!先斬后奏,皇權(quán)特許!這就是錦衣衛(wèi),夠不夠清楚"
聞,解縉滿臉的震撼之色,緩了好一會兒,才質(zhì)疑道:"可是你剛才那樣詢問,根本問不出來任何結(jié)果,就算他們其中有人下藥,也不會承認(rèn)的。"
"我知道。"
"知道你還那樣審問"
趕路的蔣瓛到了一處大樹下站定,對解縉說道:"你記下剛才坊里所有伙計面孔了嗎"
解縉點點頭。
蔣瓛說道:"我的部下也都記住了,稍后他們會散布在各個路口,從這個酒坊有什么可疑的人出來,就會立馬跟上去,記下他們的行蹤。"
解縉這才恍然大悟,原來蔣瓛這招叫做欲擒故縱。
剛才這樣一鬧,尤其是最后那段警告的話,店主心中定然害怕萬分,趕緊去警告他的那些店員……這樣一來,凡是有問題的店員,就會去通風(fēng)報信,有人主動帶路,豈不是很好
這種做法看似粗暴,卻最省力氣。
解縉看向蔣瓛的眼神都變了,不愧是錦衣衛(wèi)的都指揮使啊,分寸火候拿捏的恰到好處,竟然能想出這一招,逼出有問題的店員。
解縉躍躍欲試的問道:"蔣指揮使,要不我在這盯一會兒"
蔣瓛面無表情的說道:"算了吧,解大才子,陛下讓你來的目的不是這。"
"那是什么"解縉好學(xué)的問道。
蔣瓛低下眼簾,說道:"你是公認(rèn)的大才子,由你協(xié)助我審案,如果審出來肅王殿下是冤枉的,那么就可以堵住那些官員士子的嘴,懂了嗎"
解縉想了許久,呆愣的問道:"也就是說,我不過是個傀儡"
"呃……"蔣瓛有點于心不忍,提點道:"其實傀儡也是有點作用的,別說是傀儡,就算是一張手紙、一條破褲子也有作用,解大才子不要看輕自己。"
解縉好奇的問道:"那我的作用是什么"
蔣瓛反問道:"陛下對解大才子的期許是什么"
解縉摩挲著下巴想了起來,他出生于洪武二年,是吉安縣一個書香門第之家,從小就天資聰穎,機敏絕倫。三歲識千字,五歲背唐詩,七歲就能熟讀四書五經(jīng),吟詩作賦。
洪武二十年,他解縉才十八歲,就勇奪鄉(xiāng)試頭名,人稱"解狀元",成為了十里八村的俊秀才。
后來在會試中高中第七名,得到了皇帝朱元璋的賞識。
他解縉以天下為己任,耗費了極大精力,寫了一篇《太平十策》遞了上去,甚至還在朝堂上剛秉正直,鋒芒畢露,對于看不慣的事情口誅筆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