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這件事還是有轉圜的余地的。
李世民馬上就看向了王珪,希望王珪能給出一個比較好的方案,再過兩個時辰,就是大軍進城,炫耀大唐實力的時候了,這不是一次簡簡單單的大軍凱旋而歸。
這其中包含了許多的政治和外交方面的信號釋放。
大唐打下西域,那對于許多人和外國使臣來說,只是用耳朵聽到的,并非親眼所見,只有親眼見到大唐不敗之師,才能真正的震懾周邊小國,震懾國內(nèi)外的一些不穩(wěn)定因素。
最主要的是,大唐必須展示自己的戰(zhàn)果,抓來的俘虜和帶著堪輿圖和玉璽準備投降的國主,必須要讓所有人都看見。
而進入長安城,場面必須盛大,必須紀律嚴明,保證皇室和大唐的百姓是站在一條線上君民一家親。
王愛卿,一路辛苦了,沒想到還要你出這個主意。
王珪頓時就如同打了雞血一般。
陛下,臣不辛苦,臣只是去西域做了臣該做的事情,而最辛苦的還是將士們,他們才是這個世界上最辛苦,最可愛的人。
臣出使諸國,最多也就是被人侮辱一番,生死還是有保證的,可將士們不同,他們是將腦袋別在褲腰帶上整活的人,一場大戰(zhàn)下來,去世活蹦亂跳的小伙子,回來的時候,可能就是一具不完整的尸體了……
臣慚愧,即便是出使他國,拼盡全力,但終究還是要戰(zhàn)士們獻出他們寶貴的性命,才能使敵人屈服。
他媽的……臣失了……
那些蠻夷,根本就聽不懂人話,只相信拳頭,誰的拳頭厲害,就怕誰,所以這次大唐的將士們,拳頭很厲害,他們都特別聽話,尤其是特別聽秦王的話!
李世民聽著王珪的講述,如同身受,他也是帶兵打仗的人,馬上的皇帝,最是知道這個道理了。
異族和中原王朝不一樣,他們信奉的就是拳頭。
哎哎哎,媽的王珪,你跑題了!
王愛卿,此事咱們事后再聊,你先說說你的主意。
王珪拍了一下自己的額頭,這才抱拳道:陛下,既然長安城全體百姓都去迎接了,咱們何不將迎接的地方設在朱雀街。
李世民:……
李泰馬上道:父皇不可以,朱雀街是大唐君王祭祀天地時,出行的主街,這關乎到百姓對天地的敬畏,是皇家的臉面,豈能用來迎接凱旋而歸的大軍。
一般情況下,大軍凱旋,要么從金光門進入,要么從玄武門進入,要么從春明門進入,從未有將軍從明德門進入,還沿著朱雀大街前往皇城的。
就是當年父皇東征西討,此次凱旋而歸,也不曾走過朱雀街,三哥這次軍功雖然很大,但也不足以破例而為。
其實,李泰說的不錯,李世民也是有這個顧慮的,朱雀街是君王出城祭祀天地時,才會動用的一條大街,一般不會舉辦什么比較大的事宜。
至于普通百姓的日常商業(yè)活動,那是李世民堅決允許的,雖能載舟,亦能覆舟,這句話是他說的。
百姓干什么,他李世民就是支持,除了造反!
王珪聽著李泰的反對,只是心中冷哼一聲,你啊,比起秦王,是真的差遠了,目光短淺,根本就不懂得變通。
這絕對是大唐歷史上,需要三張紙來記錄的大事件,你說不可以,那你說哪一次祭祀,史書上需要三張紙來記錄了
王珪準備和李世民好好地說道說道。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