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信知道,一切都太遲了,現(xiàn)在無論怎么做,都沒有生還的希望,除非成就大事。
早在自己叫住陳豨的那一天,就已經(jīng)沒有反悔的可能了。
就算自己現(xiàn)在收手,他們也不會放過自己,不是因為自己要造反,只是因為自己有造反的能力而已。
他堅信,給自己一萬人,他就能打爛長安,給自己十萬人,他能將劉邦生擒!
這就是自己的能力,誰不害怕呢
"什么叫太遲我聽不明白!"
劉長指著一旁的蒯徹,罵道:"就因為他的話嗎我的另一位老師告訴我,他們這樣的人,只有在亂世里才能施展本事,在太平盛世,就跟一般人差不多,因為,他們刻意挑撥,就是想要引起大亂,想要讓自己成就大事,獲得聲名!"
"可師父你圖什么呢你不愁吃,不愁穿,沒有人敢不尊重你,哪怕千年之后,后人提起你,也沒有一個不佩服你的,這已經(jīng)是完人了,您到底圖什么呢"
"你好不容易平定了亂世,天下百姓難得有修養(yǎng)的時間,脫離了苦難,你為什么想要再次引起戰(zhàn)亂,繼續(xù)讓別人去廝殺,繼續(xù)去禍害這個天下,這到底是為了什么?。?
韓信沉默不語,臉色有些動容。
"你不懂,武人天生就是為了戰(zhàn)爭而生的。"
"你才不懂呢!"
"武人不是為了戰(zhàn)爭而生的,沒有人是為了戰(zhàn)爭而生的,武人是為了天下而生的,是為了蒼生而生的,天下大亂,群雄割據(jù),武人需要平定戰(zhàn)亂,安撫黎民,外敵入侵,殘害百姓,武人就要抵御外敵,保護天下蒼生!這才是戰(zhàn)爭的意義!"
"這是誰教你的"
"我的老師!蓋公!"
韓信忽然笑了笑,說道:"這位倒是個高人。"
"可惜....沒有余地了。"
蒯徹有些聽不進他們的廢話了,他催道:"大王,這小子居然來到這里,那肯定就是呂雉用他來試探我們的,不能拖了,當(dāng)機立斷,我們先逃離這里,先去召集徒奴?。?
蒯徹的思路是對的,他們在這里只有七八個人,而呂后這邊,就算劉邦帶人離開了,也有呂釋之鎮(zhèn)守,就是皇宮里的甲士,就有數(shù)千人,若是呂后現(xiàn)在派人來襲殺,他們根本沒有還手之力。
韓信的計策,一個重要的前提就是呂后不知情。
這個造反計劃到底有多不靠譜呢
首先,連彭越這樣在外地的諸侯王都被皇帝皇后派人監(jiān)視,知道他們的一舉一動,在他們造反之前就知道消息,而韓信是在長安,身邊不知道安排了多少人,就連他離開樊噲家后隨便對親信說的話,劉邦都能知道,并且用來反問他。
韓信想要召罪犯攻打長安,長安的罪犯又有多少人呢劉邦在登基后多次赦免各地的罪犯,長安的也是這樣,就算知道皇宮的部署,劉邦也離開了,韓信再厲害,還能用這些罪犯攻進有全副武裝的甲士所守護的皇宮
何況,他還是要偽造劉邦的詔令,來發(fā)動罪犯還得確保這些罪犯能跟隨他
這造反弄得跟兒戲似的。
韓信在有兵的情況下能擊敗劉邦不假,可是說他有能力造反...嗯...或許吧
蒯徹的催促,讓韓信臉色大變,他很快也反應(yīng)過來,繼續(xù)待在這里,只有死路一條了。
蒯徹不懷好意的說道:"將這小子抓起來,作為人質(zhì)。"
劉長卻放聲大笑了起來,笑中含淚。
"師父...他剛才說您想練劍是吧"
"我陪您練吧!我給您舞劍??!"
劉長猛地?fù)溥^去,韓信下意識抓住劍鞘,劉長直接抓住劍柄,就將韓信的寶劍給拔了出來。
周圍的武士們紛紛亮起了家伙,韓信咬著牙,眼里滿是遲疑。
而劉長拿到劍后,并沒有去襲擊韓信,他只是亂揮了起來,這廝根本就不懂得用劍,在這樣情況下,韓信也無法繼續(xù)遲疑了,再遲疑,就真的要送命了,他看向了兩個武士,"生擒之。"
隨即,轉(zhuǎn)身就要離開。
"死!"
劉長猛地投出了手里的利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