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人剛拿了筷子,外頭便傳來崔世福的敲門聲,崔薇看了崔敬平一眼,連忙擱了筷子就要去開門,聶秋染卻是看了她一眼,率先站起身來:"你坐著,我去吧。"
崔世福手里拿著一個簸箕,里頭裝了三四塊豬肉,每塊瞧著都有四五斤重,看到前來開門的是聶秋染時,崔世福不由自主的沖他露出一個和藹的笑容來,一邊就道:"染哥兒也在。"上回聶秋染替崔薇解了圍之后,便當(dāng)真是對崔薇極為照顧的樣子,因著他的原因,村里說閑話的人也少了許多,他并不像是一個做事不負責(zé)任的,因此崔世福從一開始的對聶家有些不滿,到如今對聶秋染變得極有好感了起來,一面提了簸箕便往屋里走,一面就道:"今兒剛殺了豬,我給薇兒送些新鮮的豬肉過來。"
"崔二叔,敬平回來了。"這事兒崔世福都已經(jīng)過來了,瞞是瞞不住的,聶秋染免得他等下嚇到,干脆先與他說了一遍。
一開始冷不妨聽到敬平兩個字,崔世福還有些沒明白過來,半晌之后,他才猛然一回頭,臉上表情有些驚駭,失聲道:"你說什么"
這會兒屋里眾人聽到外頭的聲響,連忙都站了出來,崔薇走了幾步?jīng)]有開口說話,就看到崔世福目光死死的盯在一旁的崔敬平身上,忍不住身體顫抖了起來。"先進屋里再說吧。外頭黑燈瞎火的,風(fēng)也大。"崔世福透著燈光,有些看不清兒子的表情,只模糊聽到他喚了聲爹,見崔薇開口時,他連忙答應(yīng)了一聲,拿著簸箕就進了屋。一行人這會兒也沒心思吃菜了,其實心里都歡喜,崔敬平將自己前些日子的事情都一五一十的說了一遍,他當(dāng)日受楊氏欺騙,實在氣不過,又覺得自己沒有臉面見妹妹,因此便生了想找個活計做了掙錢賠她院子的心思。
他一個年紀(jì)才剛十一歲的孩子,出去哪里能找得了什么活兒干,幸虧崔敬平聰明,平日幫人在客棧里擦椅子端菜盤等,偶爾等得到客人打賞,如今年關(guān)漸到了,他手里也存了些錢,一路舍不得吃喝便趕了回來,想賠崔薇一個院子。
"你是個好孩子。"崔世福忍不住拿袖子按了按眼角,雖然是大年三十,但他身上穿的卻是尋打了補丁的襖子,那上頭的補丁都已經(jīng)看不出原來的布色來,一面拍了拍崔敬平的肩膀,又盯著兒子看了好久,像是有些不敢置信一般,不住道:"回來了就好,回來了就好。"
這會兒天色晚了,原本崔世福是想將崔敬平帶回去的,不過崔敬平自個兒不肯,只說明兒一大早再過去。兒子好不容易得回來了,崔世福哪里肯在這個時候勉強他,連忙就答應(yīng)了幾聲,又問他錢夠不夠用,連忙要從身上拿錢出來給他買零嘴兒,崔敬平都一一搖了搖頭。崔薇看著崔世福激動異常的模樣,又見他身上穿的衣裳,嘆了口氣,回屋里將之前替崔世福做的棉襖拿了出來,疊了厚厚一大團,放到了崔世福手上,一邊正色道:"爹,這是女兒對您的一番心意,您自個兒穿著,也不要節(jié)約,大哥那兒我另外有關(guān),只是……"
她沒有提崔敬忠,崔世福哪里還有不明白的,只點了點頭,也不顧崔薇幾人讓他留下來吃飯的話,便讓崔薇將肉撿出來了,自個兒拿了空簸箕回去了。
這會兒屋里沒有大人,幾人干脆湊著這冷菜便吃了一些,聶秋文二人又非拉著崔敬平要出去放鞭炮,如今同黨回來了,這兩人也不再稀罕非要將崔薇拉上了,聶秋染留在屋里陪她,一面幫著她收拾碗盞,一邊看了崔薇一眼:"誰都想到了,薇兒還沒有給我也做身衣裳。"
他身上現(xiàn)在還穿著墨綠色襖子,一襲厚重的襖子不止沒有讓聶秋染外表看起來臃腫,反倒是這顏色襯得他如同一支翠竹般,高潔而清雅。崔薇這會兒正心情好,聽他這樣一說,又想到聶秋染最近幫了自己不少的忙,順口就將這事兒答應(yīng)了下來。她手里如今還有好些緞子與棉huā等呢,上回進臨安城買黑背時她買了不少的棉huā,后來聶秋染每次回來時又給她捎帶一些,如今做了四五床棉絮,蓋的鋪的都夠了,衣裳做了幾身都還有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