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已,孫氏一想到五十斤糯米,頓時心里一慌,連忙就要搖頭。
如今聶夫子對她不耐煩得很,若是她再惹出些事兒來,恐怕聶夫子不會對她客氣的,一斗米最少都要七八文錢了,而這糯米比普通米還要貴,五十斤便有四斗多了,怕是要百錢不止了,孫氏心里有些發(fā)慌,剛想開口說自己剛剛是開玩笑的,那頭穿著一身青色底子外繡了花色短襖,收拾得還頗為齊整的婦人便沖著孫氏笑了起來:
"倒當真是母慈子孝,聶夫子果然不愧是書香門第,不是一般鄉(xiāng)下人家可以比的,聶夫了自個兒是秀才不說,又生出了一個聶狀元,也是聶大嫂您實在會生了!"
那婆子想討好聶秋染,嘴上便跟抹了蜜般,說話時一字字迸出來,討好的話讓孫氏本來想搖頭否認的字句堵在嘴邊,再也說不出來。她若是說這婆子講的不對,那便是破壞聶家聲譽,聶夫子對這個看得緊,她要敢胡說,恐怕聶夫子饒不了自己。
孫氏沉默了片刻,心里突然一股火氣涌了上來,早知道便不去多那個嘴,要什么十斤湯圓面,如今弄得自己下不來臺,若是不想被聶夫子知道這事兒,少不得自己要掏腰包,她私房本來不多,上回聶明出嫁雖然得了二兩銀子,但置辦酒席以及給她做被套帳子便花了兩百多錢,如今剩余的還得挨到下個女兒出嫁的時候,孫氏哪里舍得,只能沉默著,裝沒聽到那婆子的話般,笑了兩聲,自個兒進屋里去了。
崔薇翻了個白眼,對孫氏也是有些無語了,不過她本來也沒想過要占孫氏便宜,只是聶秋染故意嚇她而已,看她這下還敢不敢過來找自己幫她做湯圓面。一面洗凈了手,崔薇一面便朝屋里行去,那頭孫氏已經(jīng)自個兒坐了下來,倒是毫不客氣的在吩咐著崔敬平:
"崔三郎,咱們過來是客,你趕緊燒些水,泡點茶過來,我有話跟你妹妹說呢。"崔敬平又不是傻的,哪里會由得孫氏使喚,只裝著聽不懂般,坐在椅子上嘿嘿的笑:"姻伯母,咱們這邊沒有茶的,要不我去您家里讓聶二給一些"
上回聶明成婚時孫氏稱了半斤茶,現(xiàn)在還有,孫氏聽到他這樣說,頓時心里便暗自咒罵了個遍,這小東西也是個精明不好惹的,她氣惱的拍了下桌子:"沒茶,涼水總有吧!"本來孫氏是想這樣出口氣的,誰料崔敬平點了點頭,不多時果然端了幾碗冷水出來……
孫氏郁悶得要死,深呼了一口氣,見到外頭的崔薇二人還沒進來,頓時扯了嗓門便道:"老大家的,你趕緊進來,我有話跟你說!"
一看就知道孫氏來這兒不是像有什么好事的,崔薇慢吞吞的洗了手,這才進了屋來。孫氏這會兒臉色難看得緊,一見崔薇進來,便忙扯了她手臂將她拉了過來,對那婆子道:"這是黃桷村的阮嬸子,一手穿耳洞的手法好得很,聶晴年紀不小了,有人上門來說親,我想給她將耳洞給穿了。"孫氏一邊說著,一邊就看崔薇臉色,見自己說到這兒,她還沒有表示,頓時臉色就耷拉了下來:"怎么,你這當嫂子的,難道連給小姑子出個穿耳洞的錢也不肯"
自過年時生了病之后,孫氏整個人便瘦了一大圈兒,這會兒面皮松垮了下來耷拉在臉上,便顯得她那張臉特別的嚴肅,面皮包著骨頭,透出幾分陰戾與刻薄來。
崔薇皺了下眉頭,出個耳洞錢當然是無所謂,但就怕孫氏有一回便有第二回,往后直將她當成搖錢樹般整了,若孫氏要的只是小數(shù)目還好,就當多養(yǎng)個老人盡盡自己盡力,但崔薇卻知道孫氏就是個無底洞,因此自然不想這樣痛快便如了她心意,想了想痛快點頭道:"給小姑子穿個耳洞當然沒什么,只是婆婆,這穿耳洞有個什么講究法,我也不知道,要怎么出錢,你還沒跟我說呢。"
興許是聽到她答應(yīng)了下來,孫氏臉上好歹神色才好看了些,拉了一旁臉色有些羞紅的聶晴道:"這阮嬸子是個有本事的,一般與人家穿耳洞只消給五文錢便罷,但咱們這樣的人家,總歸要給點跑腿費,你等下給八文錢就是了。"孫氏說得好像極大方,那阮家婆子聽到她這話,臉上不由自主的露出驚喜之色來,連忙拱了身子便朝孫氏道喜,孫氏滿不在乎的便擺了擺手。
親們,田園閨事建了一個群,有興趣的親可以加群里,平日討論劇情。群號:314773859rs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