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氏一開口,崔薇頓時便震驚了,也顧不得再去想那陳小軍名字有些熟悉的事了,盯著孫氏說不出話來。這樣的時候,一般最好開口的就是聶秋染了,果不其然,聶秋染瞇了瞇眼睛,提醒孫氏道:"娘,我爹還在呢。"聶夫子都還沒死,孫氏便想著要靠兒子養(yǎng)老,這是不是太早了些孫氏被他這樣一問,臉上現(xiàn)出幾分慌亂之色,顯然她對于聶夫子的害怕已經(jīng)是根深蒂固了。但一想到這回險些被聶夫子折騰得命都沒了,她現(xiàn)在還花著銀子吃藥,聶夫子根本不怎么理睬她,若不是之前嫁了聶明得了些聘禮,恐怕孫氏到現(xiàn)在還爬不起來床。
也因為如此,孫氏知道銀子的重要,聶秋染再出息,可他現(xiàn)在到底還沒真做官兒,更何況他跟自己又不親近,哪里有銀子來得好使。若是他現(xiàn)在給了自己銀子,反正往后他真要有了出息,也不可能真不認自己這個老娘,否則也不怕他名聲壞透了!孫氏心里打著主意,一邊面上就露出得意之色來。
母子間的爭斗,一般礙于一個孝字,吃虧的幾乎都是晚輩。孫氏也認為自己也不要找崔薇幫自己磨湯圓面了,直接喊他拿錢給自己抓藥吃飯,晾聶秋染也不敢再拒絕。孫氏心里打著算盤,看聶秋染沉默了片刻的樣子,心里不由自主的生出一股得意來,原本還想要再開口,刺聶秋染一回的,誰料聶秋染突然抬頭看了孫氏一眼,一邊竟然點頭將這事兒給答應了下來。
"娘這話說得有道理,不知道娘一年想要多少錢"
本來孫氏還打著主意若是聶秋染拒絕自己便哭鬧一場,也好煞煞他威風才好。誰料聶秋染一口便答應了下來,使她頓時愣了一下,待聽清楚聶秋染的話之后,孫氏心里又生出一股狂喜來,想了想,本來一開始她想張嘴說自己一年要吃一兩銀子的米糧加一兩銀子的菜與油鹽等。可現(xiàn)在聶秋染答應得這樣爽快,孫氏頓時眼珠一轉,想了想便伸出一只手掌來,試探般的答道:
"你看看,五兩銀子成不成"她說完,像是深怕聶秋染一口就要拒絕般,連忙掰著指頭算:"我一年要吃些藥,又要養(yǎng)養(yǎng)身體,做幾件新衣裳,算下來便要花不少的錢了。"
崔薇聽著她這話,險些沒氣樂。孫氏倒也當真敢開口,像崔家那邊的,崔世福父子倆做著九個人的莊稼,可一年到頭忙得要死就是不吃不喝將收成全賣了,也湊不齊五兩銀子,孫當自己是個搖錢樹不成,一張嘴竟然說她要吃藥養(yǎng)身體還要穿新衣裳,感情她生了個兒子出來便就為了來養(yǎng)她還債的!一想到這兒,崔薇心里不由有些同情起聶秋染來,人家都說兒子生來是給父母疼的,可他這樣倒像是被生出來還債的,孫氏生他是為了傳宗接代,又為了等他長大便好養(yǎng)她,孫氏對聶秋文倒是如珠似寶的,可對這個大兒子卻跟撿來的一般,難怪聶秋染對她養(yǎng)淡得很。
"也行,五兩銀子就五兩銀子!"聶秋染聽到孫氏的話,竟然出乎眾人意料之外的點了點頭。不止是聶晴有些吃驚的看了他一眼,就連孫氏也是又驚又喜,險些從椅子上跳了起來,一面高興的哈哈大笑:"大郎,我就說你是個有孝心的,知道心疼你母親……"聶秋染看到孫氏心花怒放的模樣,淡淡的跟著笑了起來,一邊也溫和的看著孫氏道:
"娘這事兒我作主了,可以,一年給五兩銀子贍養(yǎng)費。但娘也知道,我如今是還沒有謀個功名的,這銀子先記下了。"他一說到這兒,孫氏便滯了滯,臉上的笑意也跟著僵了片刻,誰料聶秋染又接著道:"只是娘,我如今要謀功名,不如你先借點兒銀子給我吧,往后等我出息了,也好加倍的連帶這贍養(yǎng)費一并給你。我借的也不多,就借二十兩吧,秋文那兒娘不是給他存了三兩銀子往后準備等他娶媳婦兒的嘛,反正表妹也是自己人,娘省些聘禮也無所謂的,剩余的十七兩,娘找外祖家借些,再找村里人也借點吧!"聶秋染看了孫氏一眼,臉上露出極其溫和的笑容來,想了想便要朝屋里去:"我拿張紙出來,咱們寫張契約,免得往后娘說我反悔了!"rs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