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薇跟著聶秋染進(jìn)屋,屋里除了聶夫子外,還坐著表情有些木訥的聶秋文,看到崔薇二人進(jìn)來時,他起身便沖兩夫妻福了一禮:"大哥,大嫂。"幾個月沒見,這小子整個人像是多了不少的變化,像是突然之間便長大了好幾歲一般,看得崔薇有些吃驚,連連瞧了他好幾眼。
"你們坐吧。我這趟喚你們回來,是想與你們說說聶晴的婚事。"聶夫子抿了一口桌上的茶水,沖聶秋染擺了一個坐的姿勢:"潘老爺?shù)姆蛉私张c你母親提了一件事兒,說是她娘家的侄兒如今年紀(jì)正巧雙十之?dāng)?shù),家里是開了個雜貨鋪?zhàn)拥?只是他之前曾說過兩門婚事,我打聽過了,兩家閨女都在未出嫁前沒了,名聲有些不大好聽,人倒是個老實(shí)的,家境也殷實(shí)。而另一個則是潘夫大郎夫人的娘家的一個堂兄弟,今年十六歲,年紀(jì)跟你妹妹倒是有些相當(dāng),那家兒郎也是個貨郎,但卻是個挑貨郎,我跟你母親的意思,便是想問問你的意思。"
聶夫子不會無緣無故的喚了聶秋染回來,而這女兒的婚事,本來照他性格,也不可能會讓聶秋染來拿主意的,他這趟喚兒子回來,一來是想要跟他重新修補(bǔ)關(guān)系,二來便是這兩個說親的人選,都是與潘家有關(guān),人家潘家如今出了一個九品的官兒,本來不應(yīng)該瞧得上他一個秀才,可偏偏現(xiàn)在潘家湊過來了,說的兩個人選都是與潘家有親戚關(guān)系的,恐怕潘家的意思,便是想與聶秋染搭上線,聶夫子心中明白,所以才喚了兒子回來,聶秋染心中當(dāng)然更是跟明鏡兒似的。
只是他沒料到,上一輩子娶了聶晴的人,最后竟然兜了一圈兒,在他已經(jīng)改了些事情之后,又回來了。
一想到這兒,聶秋染眼中露出幽冷之色,忍不住就笑了起來:"潘夫人的侄兒潘少夫人的娘家兄弟爹您該不會是指潘家想跟我搭上關(guān)系吧他們難不成便不怕往后會看走了眼"他現(xiàn)在還沒入場考試呢,潘家這樣早便湊了上來,前一世時可沒有潘世權(quán)的夫人插手一事兒,不過潘夫人的娘家侄兒倒真有這樣一回事,并且那個娘家的侄兒,便是最后娶了聶晴的人!
那個人因為年紀(jì)不小了,本身也確實(shí)是個老實(shí)的,又頂著一個克妻的名頭,但最后卻沒想到娶了一個出身不差且又得娘家看重的聶晴,一家人都將她當(dāng)成如珠似寶一般,深恐逆了聶晴的意,萬事都隨著她,就是最后聶晴要與他和離時,那男人也只是老實(shí)的答應(yīng),雖然強(qiáng)忍不舍,但也沒有為難過聶晴,確實(shí)是一個老好人!
上一世的聶晴欠自己不少,甚至連媛姐兒也死于她與孫氏等人之下,如今這一世,聶秋染哪里還會讓她再過上如此順?biāo)斓娜兆?想了想便道:
"這事兒我瞧著潘家像是打了其它主意,爹年紀(jì)長,經(jīng)的事多,您自己決定就是,再說我一個做大哥的,父母俱在,如何決定聶晴的婚事"聶秋染故意賣了聶夫子一個臉面,一句話說得聶夫子便笑了起來。他與聶夫子父子兩世,深知其為人秉性,若是他對于聶晴懷有憐惜之時,那便是會對她多加照顧,自然會選于她有益的婚事,而現(xiàn)在聶晴名聲差了,聶夫子自然不會對這個女兒另眼相看,他要的是個名聲,哪里會管聶晴以后過得好不好。
那潘夫人的侄兒為人雖然厚道,不過到底年紀(jì)大了些,又背了一個克妻的名頭,若是將聶晴嫁過去,難免會被人家說聶夫子貪圖對方家境殷實(shí),聶夫子不像孫氏那般只知蠅頭小利,他要圖的更多,斷然不可能為這樣一個女兒便壞了他的名聲,讓人家說他閑話,縱然只是人家背后議論,他也是絕對不許的!
聶秋染這事兒不插手,事實(shí)上是瞧準(zhǔn)了聶夫子性格,他一準(zhǔn)兒會將聶晴嫁給潘世權(quán)媳婦兒娘家的堂兄弟!雖說潘世權(quán)的媳婦兒娘家出身不差,是縣中一戶舉人老爺,可是縱然是親兄弟,也有日子過得好與壞的,潘世權(quán)的妻子娘家有銀子,不代表她堂兄弟家也寬裕,否則也不會是個走街竄巷的小貨郎了!同樣是賣東西的,但一個有店鋪,一個卻得自個兒挑著去賣,結(jié)果自然是不同。
"你心里有數(shù)是個好的,既然決定明年入場試,今年便得好好看書才是!也罷,你妹妹的婚事,我也不用來煩你的心了,我瞧著那潘少夫人娘家的堂兄弟是個好的,年紀(jì)與聶晴相當(dāng),而且為人又是個能干肯吃苦頭的,很好,很好!哈哈哈!"聶夫子說完,撫著胡須便大笑了起來。他
今日不過是借這個事兒與兒子交好而已,并不是真要為聶晴的事讓他來拿主意,如今自個兒找了臺階下,他自然心中暢快,聶秋染明年入場,無論他中與不中,謀個官職是肯定的,他若是肯使銀子,說不得謀個七品縣令也是有可能的,只是可惜之前聶秋文壞了大事,鬧得崔家那丫頭店鋪開不了,否則那崔家丫頭嫁給了聶秋染,如何不會替他謀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