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丈夫也只有這么一點兒趣好了,崔薇嘆了口氣,也由得他去了,只盼往后女兒聶嬌趕緊長大,好接了自己的位置,把這些絨毛簪子接過去才好,她也算少了一樁差事!外頭鬧騰了起來,聽著聲音倒像是多了幾分人氣,如今正是正月時農(nóng)閑的時候,村里人都不用下田干活兒,自然一有熱鬧人人都湊過來了,羅氏那嗓門兒,不嚎得人人都過來瞧熱鬧才怪了!
兩夫妻撐了傘出來時,果然看到外頭好些人都過來了,王寶學(xué)一家子也在,對面聶秋文與聶夫子都來了,令崔薇皺眉的是,竟然連顧寧溪兩姐妹,與孫氏等人都站在人群中看著熱鬧,沖這邊指指點點的。
羅氏頭上裹著泛黃的汗巾,又外頭戴了厚厚的皮帽子,將臉擋了大半,身上穿著兩三層襖子,將她整個人顯得極其臃腫,這會兒她還沒出月子呢,便這樣鬧騰,往后有得她苦頭吃的。但也同樣的,她沒出月子便過來哭鬧,也引起了村里好幾個婦人的同情來,都將目光落到了剛出來的崔薇夫妻倆身上。
顧寧溪看到聶秋染伸手扶在崔薇胳膊間,眼睛里閃過一絲怨毒之意,忍不住率先開口道:"這是怎么了你怎么坐在這門前哭可是有什么公道要討的"
這會兒羅氏怕的就是人家畏懼聶秋染名聲不吱聲兒,如今好不容易聽到顧寧溪開口,頓時精神便一振,抱著孩子便哭了起來:"我懷里的孩子是我苦命的女兒,她父親與奶奶都不喜歡她,我想將她送給小姑子養(yǎng),是送的,又不要銀子,往后只要讓我看一眼就是了,小姑子行行好,看在我生這孩子吃了不少苦頭的份兒上,將孩子抱過去吧!"
眾人一聽羅氏這話,頓時都嘆息了一聲。村里人大多數(shù)都是心地善良樸實的,現(xiàn)在見羅氏說得可憐,不少人都同情了起來,顧寧溪這會兒看到有人找崔薇麻煩,直覺得心花怒放,連忙便假意道:"姐姐,既然這是你母親家嫂子,人家又白送你個孩子,你不如就幫幫忙罷,反正姐姐又不是沒銀子,何不積個德,伸出手來幫她一把呢"
"既然如此,這孩子我收了,我就送給你了,我也不要你的錢,你收下吧,等你養(yǎng)大了,正好我還可以接來享個福,你也當(dāng)好人吧,反正我又不收你銀子!"崔薇還想著等回京之后再收拾這顧寧溪,可沒料到她竟然這會兒就湊了出來,頓時便冷笑了一聲,翻了個白眼兒,看著顧寧溪笑意吟吟就說了起來。
顧寧溪開始聽到崔薇要將孩子收下來時,還有些幸災(zāi)樂禍的樣子,可沒料到崔薇竟然轉(zhuǎn)手就說要將孩子送給自己,頓時嚇了一跳,下意識便搖頭:"那怎么行"她現(xiàn)在還沒有與聶秋染圓房呢,往后還有自己的孩子,怎么可能去替別人養(yǎng)再說羅氏算個什么東西,在她眼里連粒芝麻都算不上,要自己替她養(yǎng)孩子,也不怕折了她母女的福!崔薇這完全是用孩子來羞辱自己的!顧寧溪心里暗氣,又吃了個悶虧,臉色有些不好看:"我跟她又不是什么親戚,好歹姐姐也是姓崔的,一筆寫不出兩個崔字來,又何不發(fā)一回善心,也好為來世積德"
"我看著要積德的是你!"崔薇也不跟顧寧溪客氣,兩人從一開始相識就不是什么好兆頭,如今顧寧溪更是要來跟自己搶男人,崔薇才不做那假惺惺的與她交好的事兒,聽了她這話,直就道:"你要積積德,否則來與別人搶丈夫,起了這等心思,下輩子也不知道要怎么來還了!"一句話堵得顧寧溪臉色發(fā)青,崔薇卻沒想過這樣要放過她:"顧娘子還真該收養(yǎng)了這個可憐的孩子才是,否則說不得顧娘子還等不到來世,恐怕過不了多久便得有報應(yīng)了!"她是在暗指自己往后回了京城也不會放過顧寧溪過年時給自己添堵的事兒,只是這會兒聽在顧寧溪耳朵里,卻像是崔薇在給她下馬威一般,頓時氣得她心口兒疼。
只是崔薇說得難聽,這會兒好些村里人在對她指指點點了,顧寧溪根本看不起這些鄉(xiāng)下人,更容忍不了人家來指點嘲笑自己,她知道,自己這會兒與崔薇鬧起來只是讓人看了笑話而已,到時丟臉的還是自己,因此強忍了心頭的憤怒,冷哼了一聲,站在一邊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