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擊不得建功,余一急忙發(fā)力穩(wěn)住刀身,隨即欺身再斬。
此時那倭寇手中只剩短刀,眼見不得以兵器封擋,只得挺身后仰,試圖以鐵板橋避過刀鋒。
此人反應也算迅疾,面對斬向上盤的刀鋒,后仰躲閃也算正確,但他卻未能如愿,身形剛剛挺直后仰,就被長生左旋起腳,踢中了后背。
這個倭寇的招式此時已經(jīng)用老,便是明知長生旋踢起腳是為了將自己送向疾斬而至的刀鋒,也無力變招,只能被動直身,眼睜睜的看著那一抹寒光自頸下一閃而過。
幫助余一除去對手,長生暗暗松了口氣,但一口粗氣不曾喘完便發(fā)現(xiàn)大頭亦身處險境,對方忌憚他的陰陽輪可以自轉(zhuǎn)旋割,便不與他近身相搏,而是取出隨身攜帶的各種暗器,沖著大頭一股腦兒的招呼。
長生不是第一次與倭寇打交道了,知道倭寇所用的暗器都淬有劇毒,雖然大頭的陰陽輪合二為一可以做盾牌使用,但那盾牌個頭兒不大,只能遮住要害,護不住全身。
在長生朝著東北方向的大頭沖過去的同時,余一也朝著楊開沖了過去,那女倭寇雖然失去了一只手臂,卻并未放棄抵抗,極有可能狗急跳墻,使出非常手段與楊開同歸于盡。
聽到身后傳來的破風聲,正在投擲暗器的倭寇急忙側(cè)身回望,眼見長生疾沖而來,皺眉的同時反手沖其扔出一把十字毒鏢。
在對方抬手之時,長生便猜到對方要施放暗器,料事于先的最大好處就是能夠提前應對,此時他若是橫移閃躲,毒鏢定然傷他不得,但長生深知夜長夢多,為了盡快結(jié)束戰(zhàn)斗,便不曾橫移躲閃,而是側(cè)身倒地,向前急滾。
長生此時用的這招兒就是江湖中人所說的懶驢打滾,由于姿勢太過難看,身上還會沾上泥土,自重身份的人通常不會用這招兒,實則長生也可以貼地橫移,不用這招兒,但他卻依舊選擇了懶驢打滾兒,一來懶驢打滾可以避過要害,相對安全,二來懶驢打滾可以在躲閃的同時更快的靠近對手,方便接下來進行快速反擊。
退一萬步說,就算不用懶驢打滾,長生也能打贏對方,但他卻不愿輕敵,不能因為自己勝券在握就輕敵大意,要知道塵埃落定之前一切皆有變數(shù),不管面對何種對手都必須盡出全力,一定要確保萬無一失。
對方也沒想到長生會施出懶驢打滾這種招式,待得反應過來,長生已經(jīng)滾到了近前,隨即撐臂起腳,連環(huán)兩腳,皆中下腹。
在旁人看來長生此舉乃是不折不扣的不按常理出牌,實則不按常理出牌這句話本身就是錯誤的,什么叫不按照常理出牌誰規(guī)定對方必須按照常理出牌
大部分人吃虧都吃虧在對方不按常理出牌上,都自以為是的認為對方接下來一定會怎么做,卻忽視了人是最善變的動物,什么事情都做得出來。想要少吃虧,就必須時刻保持警惕,防范可能出現(xiàn)的各種不合情理,不合邏輯的突發(fā)意外。
施放暗器的倭寇就為自己的自以為是付出了慘重代價,被長生踢中下腹之后本能的踉蹌后退,而等待他的則是大頭旋身拋出的陰陽雙輪,一中后腰,一中后頸。
那倭寇后背受敵,在陰陽輪的沖撞之后改踉蹌后退為跌撞前撲。
長生后背發(fā)力,挺身站起,隨即反踹起腳,將那瀕死的倭寇朝著大頭所在方向踹了過去。
大頭斬殺倭寇的同時,女倭寇的慘叫聲也自西側(cè)傳來,隨后傳來的還有釋玄明的高聲怒吼,"想走沒那么容易……"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