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排妥當(dāng),眾人分頭回返,長生浴火凌空速度最快,很快便消失在了西方天際。白姑娘尚未成年,負了大頭和楊開兩人,飛的較為緩慢。慕容峰的輕功的確不錯,全力施為,竟也跟得上飛在天上的白姑娘。
浴火凌空雖然速度驚人,卻也極耗靈氣,長生此時只有居山靈氣,六百里后靈氣便幾近枯竭,只能改為凌空飛渡飛掠向西。
回到長安已近辰時,由于自東門回返,回府時恰好遇到散朝的文武官員,不見吏部尚書,長生便攔下了吏部侍郎,命其將慕容峰安排到掖庭當(dāng)差,并將自己舉薦慕容峰的原因簡略告知。
長生雖然貴為親王,卻也沒有隨意擢升官吏的權(quán)力,照例還是得吏部考察委任,不過這并不是他向吏部侍郎解釋自己為何舉薦慕容峰的主要原因,他之所以浪費口舌沖吏部侍郎加以解釋,乃是為了免除后患,畢竟慕容峰心術(shù)不正,萬一故態(tài)復(fù)萌闖出禍來,得讓朝廷知道自己之所以舉薦此人乃是因為此人將銀符獻給了朝廷,而此時慕容峰的那枚銀符已經(jīng)轉(zhuǎn)給了范景明。
誰得好處誰背鍋,這是規(guī)矩,慕容峰的銀符讓朝廷得了,以后闖出禍來就得由朝廷背鍋,可不能怪自己舉薦失察。
長生先回王府與余一和釋玄明打了個招呼,隨后便騎上黑公子趕往戶部,吳雨生是其一手提拔的,他知道吳雨生為了避嫌不便私下去王府拜見,故此才會主動前往戶部。
長生曾經(jīng)主政戶部,戶部的官員自然都認得他,見他來到,立刻恭迎接引。
官員散朝之后都會更換便服,長生來到戶部時吳雨生剛剛換好衣服,長生也沒有與吳雨生閉門密議,而是一同前往國庫糧倉,察看米糧入庫的情況。
昨日戶部已經(jīng)發(fā)出公文,命各州府盡快派車馬過來拉走賑災(zāi)米糧,但西域運來的米糧實在太多,還有不少需要入庫存放。
二人身后還跟了不少戶部的官員,當(dāng)著眾人的面兒,長生只是叮囑吳雨生一定要挑最好的米糧率先保障皇宮用度,這種話是不怕人的,即便傳到皇上耳朵里,也能落個時刻惦記著皇上的好印象。
私密的話也不過幾句,一是西域運來的糧草和發(fā)往西域的東西一定要精準估價并詳細記錄,這么做的目的是讓賬目一清二楚,別讓朝廷產(chǎn)生一來一回就扯平了的錯覺,得讓朝廷知道自己發(fā)往西域的東西并不足以抵充西域運來的糧草,說白了就是讓朝廷清楚的知道欠了倪家多少。
二是讓戶部保證慶陽的七萬兵馬一直都有一個月的存糧,一個月的存糧不算多,但也不算少,皇上明顯不想讓陳立秋討伐李茂貞,但只要保證慶陽有一個月的存糧,慶陽的七萬兵馬就隨時可以開拔出征。
三是新都的擴建不能有半點兒馬虎,不管是木料還是石材,都必須用最好的,決不能魚目混珠,敷衍湊合。吳雨生是聰明人,一點就透,明白長生在暗示自己拖延時間,便正色應(yīng)聲,只道絕不會讓皇上受半點委屈,修建宮殿的木材一定要是嶺南道運來的楠木,所需工匠也必須是全國各地征召的能工巧匠。
長生本想自國庫糧倉轉(zhuǎn)上一圈兒之后再去一趟兵部,但剛到糧倉沒多久便感知到自己的一息靈氣自洛陽傳來,張墨有自己的靈氣信物,此番無疑是張墨在感召自己。
洛陽周圍并無靈符出現(xiàn),張墨此時感召自然不是遇到了什么危險,最大的可能就是知道自己已經(jīng)回到長安并請自己過去相見。
長生騎馬回返王府,大頭和楊開已經(jīng)回來了,慕容峰也跟了來,此時三人正在府中吃飯。
長生自然不會讓慕容峰親自押送銀兩去北斗宮,先是叮囑了他幾句,命其以后不要惹是生非。隨后又命大頭將府中存銀發(fā)往北斗宮。最后又讓余一稍后帶慕容峰去吏部報到,余一當(dāng)差的時間比較長,各部官員都比較熟。
交代妥當(dāng),長生沖余一說道,"送我去洛陽。"
見長生皺著眉頭,大頭多有疑惑,"王爺,洛陽出了啥事兒"
"沒事。"長生搖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