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氏出來的時候,任瑤亭還靜靜的立在廊下發(fā)呆。
轉(zhuǎn)頭看到廖氏滿面的的得意任瑤亭眼睛一亮,忙上前去攙扶了廖氏:祖母,怎么樣您與伯祖父說的事情他同意了
廖氏見是自己唯一的嫡孫女,臉上的笑意越發(fā)大了,拍了拍任瑤亭扶著自己的手道:自然是同意了。
任瑤亭狂喜,有些語無倫次起來:那三姐姐和韓公子的親事……成不了了
廖氏聞有些奇怪的看向任瑤亭:你是如何得知我是來說這件事情的
任瑤亭支支吾吾:早上見您心情不好,我便問了問您院子里的人。
廖氏倒是不以為杵,反而因為孫女關(guān)心自己而高興。
那三姐姐她……任瑤亭十分想要知道確切消息。
廖氏不在意地道:兩家聯(lián)姻又不是兒戲,怎么會說不成就不成了聽他們那意思,應(yīng)該過不了多久韓家就要譴媒人上門了。
任瑤亭聞如遭雷擊:你說什么韓公子還要與三姐姐定親
廖氏有些奇怪地看了任瑤亭一眼:你這么大聲做什么
任瑤亭臉色蒼白,失魂落魄地跟著廖氏走了。
又過了幾日,任瑤期剛從西跨院地書房出來,丫鬟桑椹就稟報她道:小姐,您外祖家來人了,太太正招了人在正房說話呢。
任瑤期聞轉(zhuǎn)身就往正房走,一邊還問道:什么時候來地怎么不稟報我一聲
進來還不到一刻鐘。您當(dāng)時正在書房,老爺他不許奴婢們隨便進出書房,奴婢不敢進去。桑椹一邊跟上任瑤期的腳步,一邊回道。
任瑤期便也不多說什么,徑直往正房去了。
李氏的兩個大丫鬟喜兒和鵲兒都守在門口,周圍沒有其他的婆子丫鬟,任瑤期一看就知道是周嬤嬤吩咐了不準(zhǔn)閑雜人等近前來的。
喜兒和鵲兒見任瑤期走了過來,對視了一眼,喜兒正想要進去稟報一聲,任瑤期已經(jīng)擺了擺手自己掀簾子進去了。
喜兒和鵲兒又互相看了一眼,最后還是老老實實的束手立著沒動。
任瑤期進去的時候,明間沒有人,右手邊的東次間傳來了細微的說話聲。她走到了簾子下,聽到里面一個女聲在道:……夏生還打聽到韓家的那位老太太原本也是個能干的,因為韓建平只生了她一個女兒,發(fā)妻又死的早,家中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是她做主。不過在嫁給韓東山之后,她就極少出來走動了,每日只在內(nèi)宅相夫教子……
任瑤期站在那里聽了片刻,沒有進去,卻是又轉(zhuǎn)身出來了。
示意喜兒跟著她到一旁去,任瑤期問道:來的是倚紅姑娘她不是一個人來的吧
喜兒雖然有些驚訝任瑤期這么快就出來了,而且還像是沒有進去的樣子,不過她還是極快地輕聲回道:來的是倚紅姑娘,與她一起來的還有那個叫夏生的武生。不過他的男子,進不得內(nèi)院,周嬤嬤就安排人領(lǐng)著他在外院喝茶了。
任瑤期點了點頭:里面在說話,我就不進去了。說著便轉(zhuǎn)身離開了。
走到紫薇院院門前的時候,任瑤期招手叫來了一個婆子:你去一趟外院,把我外祖府上來的那個叫夏生的人帶到二門外的怡然亭。
怡然亭雖然不在內(nèi)院,卻是離著二門極近。平日里婆子丫鬟們要見外院的人大都就在那里,因亭子周圍視野極好,附近又有人走動,所以不怕有什么陰私。主子們要出門,若是轎子或者馬車還沒有來的話也會在亭子里等上片刻,所以任瑤期去那里也不會讓人覺得有什么不合宜。
任瑤期回房換了身外出的衣裳,然后帶著兩個丫鬟,兩個婆子往二門去了。